李思维
摘要:“滚龙连厢”是湖北土家族民间的道具舞蹈,这一道具是有讲究的,连厢的棍长在一米左右,两端棍头、棍尾分别挖空,各有两孔,相互垂直,共有四孔,代表了东南西北,每孔内有三对铜钱,共 24 枚,代表一年 24 节气,两头和中间有红色和黄色丝带装饰品,红色比喻着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黄色则比喻神圣中“龙”气势,喜庆气氛扑面而来,它代表着一年四季 365 天,走南闯北,天天顺利,四季来财。”莲厢原本一个具有技巧动作的传统民间舞蹈形态,通过开发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可以使土家族“莲厢”的风格更加鲜明。传统民间舞蹈正在逐渐流失,经过我们的整理与开发,有助于保存这一传统民间舞蹈形态和对莲厢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道具舞蹈;“滚龙连厢”;土家族
一、土家族“滚龙莲厢”的动作特点
“滚龙连厢”的精髓在于“滚”字的动态形象,也是老艺人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滚”出来的创作灵感,它的打法主要分为上身棍头棍尾缠绕滚动着敲击,配合身体在地面的滚动,通过表演者在地上滚出若干姿势和动作的同时击打身上与地面,配合“翻滾”“绞缠”“穿插”“窜跃”等特征边滚边打,形成一系列舞蹈套路,用一个滚字形容“身”和“棍”的相互关系,显得格外贴切。例如:“卧龙翻滚”这一套路表演者配合滚龙连厢双脚一蹦。卧地前后滚动上身,身体随动往前后含、仰,保持平稳,往左边转动,右手滚龙连厢滚尾、滚头一拍一次带颤除敲击腿部,左手快板两拍一次配合动律,紧接着上身滚地坐直右手提腕滚尾棍头在上身缠绕滚动式敲击大臂内侧,外侧及胳膊肘关节,表演者保持松弛度顺势滚地,表演到高潮时速度由慢到快,就好比滚龙连厢棒如同一条龙一般与人共舞,在上身迅速的缠绕、滚动,将“龙”的动态形象表现的活灵活现。
“滚龙连厢”是在继承连厢传统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提炼与加工,把连厢、莲花闹巧妙地融为一体,再揉进民间杂耍和地方戏剧中的部分武功精华。表演时,演员一手舞连厢,一手打莲花闹,节奏鲜明和谐。翻滚跳跃之际,双手舞动不同的道具,形似较龙缠身,势如虎跃龙腾,舞蹈者动作流畅舒展、刚柔相济,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二、“滚龙莲厢道具技巧编创
(一)发展创造选取的原型动作及动作形态
滚龙莲厢是道具性舞蹈,它是由一根长长的竹子制成,用于击打身体各部位发出响声而成为了一种特殊风格的土家族舞蹈种类。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部分动作元素和技巧形式颇具风格性,将其中一部分动作元素提取加工再创造,形成了新的技巧形态且更具有训练价值。
1、基本动作
动作原型:右手握住莲厢中部,持莲厢以右手虎口的一端为上侧,掌下为下侧。第一拍下侧击打右大腿,二拍莲厢上侧击打左大腿,三拍下侧击打右大腿,四拍下侧击打右大臂,五拍上侧击打右肩,六拍绕花下侧击打左肩同时回头与手的方向一致,七拍扣碗回头上侧击打右肩,八拍伸直手臂右上方45°下侧击打整个手臂。
选取元素:基本打法中,莲厢的路线从平圆经过立圆的变化,形成了它的特殊风格性的打法。在选取元素的过程中,必然保留它的风格性路线和打法。
2、掌花
动作原型:右手握莲厢向下压腕。向上挑起,莲厢在手掌内甩半圈又迅速抓住莲厢。
选取元素:掌花又称“平抛”和“直抛”。它本身就是莲厢舞蹈中最具有风格特色的独特性技巧,它是滚龙莲厢最具有代表性的技巧性动作元素,在抛莲厢的过程中形成的“绕花”和快速连续的接抛,是非常具有训练意义的技巧动作。
3、雪花盖顶
动作原型:基本八拍一次,第二八拍第一拍下侧打右侧腰,二拍上册打右肩,三拍下侧打左肩,四拍回身同时莲厢做“串指花”,串指花简单概括为莲厢经过手指的交替变化形成转花的状态。
选取元素:串指花。莲厢在手指交替转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绕花,可以有效的训练到手指与莲厢的配合。
4、仙女摘花
动作原型:基本八拍,第二八拍前四拍与基本八拍一样,五至六拍吸右腿,右持莲厢与右膝相碰,迅速抛向空中,莲厢在空中转半圈。七拍落右脚,手抓住莲厢。
选取元素:莲厢与腿的相碰撞,抛向空中接住的动作,有空间上的变化,且能够更好的发展动作和添加技巧
(二)改编后的技巧形态
通过选取了以上基本的四个动作元素和部分原生的技巧形态,用于开发创作新的富含土家族莲厢舞蹈的技术技巧动作来丰富土家族莲厢舞蹈,提高训练价值。以下,从三个方面来把原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形态进行拆分组合再创作,赋予新的使命和训练意义,衍生出新的技巧形态。
1、原生动作与常见技巧融合
在研究创新的技巧过程中,将常见的技巧与原生动作结合在一起,使之变成有土家族莲厢舞蹈风格性的技术技巧,这是变化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将已有的常见技巧和独具风格性的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衍生出新的技巧形态。例如,女孩下肢灵活,可以将“跪转”这一常见技巧与莲厢的基本动作结合在一起,不仅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性技巧,在上肢莲厢的击打和下肢流动的跪转都起到了训练作用,而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性审美特征。它的发力方式是由手臂发力带动莲厢击打身体结合跪转这一技巧形态,形成在跪转中击打身体各部位而衍生出新的技巧形态。男孩弹跳力、爆发力较好,可以将常见的“旋子”和“蹦子”结合基础动作,衍生出新的技巧形态,即改变了以往莲厢舞蹈的空间变化也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等等。
2、单一打法技巧形态
通过对“雪花盖顶”、“仙女摘花”等等莲厢对身体部位的各种打法介绍,且原生打法有很大一部分动作需要身体律动配合手脚的协调并用,节奏上也有快慢的区别之分。在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独具特色的打法配合身体的运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舞姿变化和击打身体时莲厢运动路线的丰富多样,同时,在创作发展打法这一特殊的民族民间舞蹈技巧中给予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例如,改变身体空间,将二度空间变为一度空间,脚下跳跃步伐不变,将平打变为绕花打,这样不仅改变了原始的动作形态而且将一个普通的动作经过变化发展成为一种莲厢特有的风格性打法中的技术技巧形态。不仅起到了训练作用,而且创作出新的打法技巧,同时也利于其他打法技巧的开发和创新发展。
3、单一莲厢元素技巧形态
“滚龙莲厢”独有的风格特征包括之前所说的“掌花”、“串指花”、“缠”、“圆”、“盘”、“滚”等等元素特征,前两个部分介绍了原生动作与常见技巧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技巧形态和莲厢打法变化发展的技巧形态,该部分在脱离莲厢的打法和常见技巧形态相结合的基础下,
首先,将“掌花”中单一的“平抛”和“直抛”拆分组合,形成“平直抛”交替的新技巧形态。“掌花”属于原生的技巧形态,它是由手掌经过“抛”、“接”这一连续动作形成,它的发力方式是由手掌带动手腕往内压腕而发出力量。不仅改变了单一的运动路线,而且提高了技巧难度。
其次,将“串指花”中旋转和绕圆的元素单独提取出来,进行前后绕手划八字圆的运动路线且交替手同时进行。它是由手指尖发力来回运动形成独特技巧形式。这一变化发展是提炼了元素进行编创新的技巧形态,同时丰富了元素动作。
4、双人技巧形态
莲厢的基本动作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双人配合完成,例如“公鸡打架”等等,它也是经过传承人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为了与其他人进行舞蹈交流而创作出来的动作形式,它的动作原型是双人分开两旁面对面站好统一打基本八拍的前四拍,后四拍由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头顶部分进行顺时针的划圆动作,同时另一个人向后仰身击打胯部两旁,交替进行。再此基础上,可以将此进行脚下动作的变化,双人相互背靠背交换位置同时击打对方的胯部,在完成前四拍后由一人向对方进行划圆动作,另一人则在仰身动作的基础上進行体态变化,类似旋转。交替进行。这样的技巧发展,加大了双人的配合打发,并且改变了运动路线,形式上会更加丰富。
三、“滚龙莲厢”技术技巧创作发展的价值意义
“滚龙莲厢”作为土家族舞蹈中特有的道具性舞蹈,它不仅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在技术技巧形态上有颇多的训练价值。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莲厢”独具风格的打法、丰富的动作元素和特有的技巧形态正是区别与其他民族的“九子鞭”、“霸王鞭”等等舞蹈风格,也是“滚龙莲厢”能够立足于土家族舞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作发展衍生出与常见技巧相结合的技巧形态、全新打法的技巧形态以及莲厢元素本身的创新技巧形态,无疑是提高了“滚龙莲厢”技巧的训练价值和对全新动作与技巧开发发展的传承意义,同时也是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增加了训练意义。再此,结合我们自身的专业,创作出的新的技巧形态,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提高了训练性、教育方式和动作素材的提取丰富了动作元素和技巧形态,同时对表演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演员在身体素质的训练上得到提升,增加了身体各部位的灵活度特别是手指尖和手腕及其他身体末端部位的灵活运用。对于编创上更是有了极大的发展方向,运用打法和身体各部位结合创作出不同的打法技巧,包括单一莲厢运动方式的变化,结合创作出风格浓郁且有独特技巧形态的舞蹈作品提供了帮助。“滚龙莲厢”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和发展无疑是最好的传承方式,也是对土家族舞蹈本身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传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