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琼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各项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取得广泛的应用。而微课作为一项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其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应加强微课的分析力度,以强化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本文将分成三个模块概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缩小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为促使小学语文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动力支持。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19)34-0158-01
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延伸,其能够在改善传统教学缺陷的条件下,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满足我国教育行业综合发展需求。而且小学语文科目涉及的教学项目比较多,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很有可能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继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出现问题。而通过微课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则能降低小学语文新教学出现问题的几率,促使小学生更好的融入各项语文知识教学当中。
1.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小学语文科目中基础教学项目,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水平对于提升小学生识字和写作能力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很难按照教师要求学习各类汉字,直接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后期发展和综合学习水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而通过微课能够保证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类汉字的拼音、偏旁部首、实际意义和具体用法等方面,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识字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不仅如此,在微课的支持下还能促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掌握同类型汉字的书写规律,据此提升小学生自我探究能力,以保证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学习《认真写钢笔字》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教学视频向学生展示铅笔字的正确写法,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写字方法书写教师所传授的汉字。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类汉字的结构,比如说“青”、“清”和“晴”这三个汉字,同时微课视频学生更好的了解的相应汉字和书写规律,使得小学生语文识字水平和写字水平有所提升。
2.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小学语文阅读不仅能够强化小学生对语文课文的了解,还能提升小学手收集语文阅读素材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小学语文教学难度,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与我国教育行业发展要求处于相互衔接的状态。但是小学生在语文课文阅读时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直接影响小学生参与课文阅读的兴趣,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而微课则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把握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条件下开展阅读教学,控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影响,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当然通过微课还能保证学生在感受语文阅读魅力的条件下提升自身语文阅读技巧,以为后期语文知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微课来提升小学生阅读该篇课文的兴趣,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收集课文中优美的词汇和句子。逐步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素材积累力度。如果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的帮助小学生解决语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阅读教学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微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与其他基础教学项目相比,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小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的运用。而且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写作时将自身真实情感和写作方向等方面清楚表达出来,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确保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符合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就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经常会在其中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在扩展小学生写作思维的条件下,强化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在一系列语文素材的支持下自主投入语文写作当中。比如在学习《荷花》一课时,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讲述相应语文知识,还可以要求小学生以这篇课文为范本写一篇与“植物”相关的作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应利用微课来扩展小学生的写作思维,冲破小学生固有思维界限,引导小学生利用自身所收集的名词佳句写“植物”作文。强化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层次。
综上所述,了解到微课具备诸多优势,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能够彰显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优势。不断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维差距,这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等方面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上文还通过多个方面介绍了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逐步提升小学语文科目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水平,以为推进我国教育行业良性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冯贺.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才智,2019(13):183
[2]刘成荣.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探究[J].甘肃教育,2019(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