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
自古以来,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社会都是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也就是说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升学是唯一的出路,尽管理性上都明白这不符合当前教改中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可在感性上谁又能心甘情愿地去说呢?我的孩子(学生)不是读书的料,他只适合干苦力?这种由来已久的观念使得“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席卷而来的浪潮中正根深蒂固。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差生”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在一线的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何谓“差生”
通常人们把那些学习跟不上、拖班级后腿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其实对“差生”的称位是不正确的,因为“差生”帶有全盘否定的意思。而较为准确的称之为“后进生”。所谓“后进生”是相对于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称谓而言,这是客观的存在。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人干任何事都不可能齐头并进,没有先后之分。如果能这样来看待问题,那么“后进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称呼不同,但反映出人们的认识和观念的差别以及对待学生的态度各异。
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不一,总之是很多的。要来分析,搞清楚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我感觉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以为自己天资差,因而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二是自以为比别人聪明而缺乏认真踏实和刻苦用功的精神;三是性格外向、生性好动、贪玩、爱做小动作、不守纪律、学习缺乏毅力,给人感觉调皮捣蛋的印象;四是性格内向、害羞、胆小、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学习上遇到难题不敢问老师和同学;五是自身有病和心理障碍,耽误了课程而把学业拉下距离来的;六是家庭的影响,导致分散学习精力;七是有偏科现象,不能全面发展;八是学习方法不当,或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华而不实,上课不用心听讲;九是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误认为读书无用,而对学习缺乏兴趣;十是因为老师恨铁不成钢,方法简单,缺乏爱心和耐心,特别对待接受能力差的同学更是如此,甚至有歧视现象;十一是尽管学习成绩很差,但有踏实、用功、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优点。
三·如何正确对待“后进生”
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态度。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意味着该生就一无所长,都是一无是处。作为我们老师应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长处、优点。只要我们发现了“后进生”的可爱之处,我们就会改变看法,就会肯定,甚至欣赏他。而这种在心理学上称为“积极心理暗示”,对每一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是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正确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对哪方面较感兴趣,就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要调整上课的方式方法,关注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同时也参与进去和他们共同研讨,或学习,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四是对基础薄弱而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可以采取“拉一把”、“骗吃骗喝”以补充“营养”。五是针对学生自身、家长或老师的期望过高的问题,采取适当调整,制定合理的短期和中期目标,以保障最终实现长远目标奠定基础。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期望值过高,也就是把目标定高“再跳也够不着”,容易使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失去上进心导致不努力,最后很可能形成“破罐子破摔”。所以,应该帮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分开制定“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促进他们坚定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他们赶超先进的勇气和胆量,提高他们争当先进的热情。
归根到底,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去分析对待。正确对待“后进生”最主要的一点是作为老师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客服和纠正那种认为成绩差就“一无是处”,要改变态度,不要去歧视“后进生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差的学生,就否定他们的一切,将他们就界定为“后进生”。而应该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关爱后进生,诚心育新人[J].谢志文.课程教育研究.2017(20)
[2]浅谈农村初中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及转变策略[J].苏贤清.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3]幸福源于奉献——基于一个“后进生”转化案例的研究与思考[J]. 卞丽宏. 吉林教育.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