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前言: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绝大部分的授课都在网络教室里进行的,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都非常感兴趣。但是要想让学生安静自觉地坐在电脑前听老师讲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对学生而言,电脑本身比老师更具有吸引力。如何使學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积极学习课堂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直是困扰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难题之一。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经历发现课堂教学中以下的几种方式的运用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
课堂教学中,课题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自主参与是我每堂课前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尤其在新课导入时,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授课内容,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引题部分在设置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引用学生对事物的熟悉性。
比如:信息技术七年级下《文字校对》这一课,我引用了学生很熟悉的一篇文章来导入:出示一篇学生已经学过的文章《夜色下的曼哈顿》,文章中特意做一些错误的修改,把文章中所有的她故意的改为他,这个修改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任务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入教学内容。学生一看这篇文章很熟悉,马上都能找到了错误点“她”写错了,于是都很愿意把它改过来,改的过程发现了问题。“她”错的太多了,有两百个,错字数量太多如果一个一个手动改的话是很不容易修改而且比较费时。于是利用这个“费时”的问题,我在这里引导学生可以利用软件中的编辑菜单里的替换菜单一次就能把200个错的她全改了,一听这么神奇,马上就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主动参与性很高,课堂效率明显要好。
2、要注意引用趣味性问题进行设置。
趣味性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八年级信息技术〈〈能工巧匠〉〉这一课中。课题的导入我引用了一些做过特殊处理的照片。如翻倒的汽车,倾斜的房子等等,学生一看和现实生活中所见的有差距,而且又是卡通的非常有趣,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里了。
3、要注意与时事建立联系。
在问题的设置中,引入学生关注的时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0年的世博会是学生关注的时事之一,设置中也要结合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贴切的设置。如八年级信息技术〈〈时空画廊〉〉这一课,就可以引用世博会做课题引入,展示世博的宣传图片,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查询图片的来源,利用看图软件对图片的格式进行转换等等操作。看着漂亮的图片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二、巧设课堂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一节课老师只有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在情绪饱满、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学习,才能轻松愉快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上课伊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课堂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课堂任务的设置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贴近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在新课程理念中是深刻体现的。因此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实际为主,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设置,既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的融入,又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如,〈〈目录链接〉〉一课中课堂任务的设置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设置的问题是:菜鸟求救;各位编辑谁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一课中学生的角色是编辑,菜鸟是最近出现网络中的一种新的称谓,学生一看这种题目,会觉得很新鲜但又很亲切都能主动的融入课堂中,课堂教学效率明显要好。
2、要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的原则。
课堂任务的设置不仅仅是学生感兴趣就行,一堂课中,课堂任务的设置要分层,先从简单的任务入手,等到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再出现一些稍有难度的课堂任务,任务解决了,再展示有难度的任务,这样逐步加深,既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课堂知识点的拓展。
如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网上诺贝尔》一课,我首先设置的任务是学生上网搜索诺贝尔是哪里人?只需要用百度搜索引擎中的网页搜索项都能找到,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接下来的课堂任务是请查找一张诺贝尔的照片,看谁找得快。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有一些难度了,能找到,但时间要长一些,主要的关键是图片选项和网页选项的运用,用图片就会快很多,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最佳途径。最后一个课堂任务是,后天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日子,谁能告诉我后天本地的天气预报是?这个操作是在百度的更多的选项的运用,也是搜索引擎知识的拓展。这样一节课中问题始终围绕百度搜索引擎,逐步加深,学生抱有很大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操作中也能自主发现解决快速查找的方法。
三、课堂教学教师要指挥有度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允许有形形色色的猜测,想象,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明确因果联系,强调逻辑推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学生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同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进行串联,引导他们如何对比事物,如何思考问题,促成学生的发现。
如七年级下册中WORD文本框工具的使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绘图工具的自选图形和文本框进行比对,促成学生发现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多共同点的,如底纹和线条的设置方法,移动和改变大小等等,但它们之间又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如一些菜单名称的不同等等。
2、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出现困难时
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帮助。
如七年级下册《文字校对》这一课,当学生利用拼写和语法工具进行检查文章时发现这个工具从文章开头到结尾检查一次以后就不能再用了。大部分学生自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让拼写和语法检查工具重新运用,这时老师就应该明确指出可以利用工具——选项——拼写和语法中的(重新检查文档)来设置就可以重新使用拼写和语法工具了。
3、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出现差错时。
教师应该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启发、引导,以一些探索的口气帮助他。如:八年级信息技术《各抒已见》,讓学生先阅读有关“网络语言”的文章,相信学生对“网络语言”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然后让他们发挥特长,各抒己见,谈谈“网络语言”的利弊,请大家在“网络语言”这一栏目中回复帖子,也可自己发表新主题让其他同学回复自己的帖子。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不是很理解怎样才是正确的使用网络语言。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现实语言环境中哪些语言是不好的,他们和网络语言有什么区别。提供一些可行的资料供学生进行归纳。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四、注重课堂评价,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评价成了很重要的部分,课堂中要及时注意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法宝。课堂评价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对学生作品进行及时个别评价。
如七年级下册中的自选图形的绘制。当学生利用自选图形绘制好一个图形时,不管学生做的图形和他预期的图形的相似度高不高,教师都要及时的评价,哪怕是纠正学生的失误也要婉转的告诉学生“嗯,有创意,但如果这里改下是不是更好呢。”
2、请学生演示示范进行评价。
学生演示示范也是评价的一种,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加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如:七年级下册《开心一刻》一课,直接请学生示范自选图形的绘制,通过学生的演示,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演示的同学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的参与性很高,看到别人的操作得到肯定的评价后,后面的知识点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想上台演示操作了。通过学生的演示,一些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也能展现出来,这样的时候教师再及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展示的作品的引用也是有很多技巧的。展示的作品要注意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如《文字校对》一课中,我的课堂任务设计是要求学生将文章中所有的不限定格式的爸爸都替换为红色的黑体的爸爸。这样的文字的格式替换就可以引用没做成功的同学的作品,可以体现做错的同学都会犯的共同错误——把查找中的文字设为红色黑体的爸爸。正确的做法是把替换中的文字设为红色黑体的格式的爸爸,而查找中的文字是不需要设置格式的。学生一看演示,发现替换不了的问题所在,马上明白自己错哪了,都能很快的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了。又比如《编排目录》一课,我就引用了做的好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的基础上,再对作品的缺陷提一些建议怎么样改可以让作品效果更好,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又能起到标榜示范的作用。
4、举行作品比赛进行评价。
学生间的比赛活动对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很有意义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教学发现,要想让学生的注意有意义,能够长时间的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一些适当的比赛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如七年级下册中的《美化封面》这一课,我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让每个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结果这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奇的高,通过老师的评价和同学们对参赛作品的评价,学生都能在同学的作品中指出优缺点。从中学习操作技巧进行各自作品的修改。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路漫漫其长远兮,想要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高洪卓,浅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刘向东,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