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2019-09-10 07:22:44顾利军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开放性语文

顾利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设计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开放性作业,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六大解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本文试从形式开放、内容开放、要求开放、评价开放等方面阐述如何让语文作业设计更具开放性。

关键词:语文;作业设计;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2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语文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一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设计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的开放性作业,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得到“六大解放”,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实践,笔者认为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从形式开放、内容开放、要求开放、评价开放等方面去探索和实践。

1.形式开放,激发兴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我在教学《养花》一课后,布置了这样一道题:在父母的指导下种植一盆绿植或花卉,观察它发芽、长叶、开花的生长过程,观察它在不同季节、天气中的不同情况,并要求学生把种植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日记中一一记录下来。完成这项作业时学生笔下流淌的必然是亲身实践中的真情实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多给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实践热情,让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出语文学习的创造之花。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捕捉时机,依据教材特点,设计形式生动,活泼有趣的作业,始终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乐在其中,比如,调查访问、观察体验、作画编报、摘录剪辑、演讲说唱等。这样的作业一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2.内容开放,拓展视野

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教学《春联》一课前,我在预习作业中安排了以下内容:一是搜集、摘抄、诵读家里、邻居家的春联,二是搜集与春联由来相关的各项资料。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赏析,学生们兴致盎然,在分享各自的预习成果中积累了不少关于春联的知识。教完这一课后我又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尝试创作一幅春联,并用钢笔或毛笔按照春联的格式写下来,班级将召开春联诵读展示主题活动。学生们兴致勃勃,认真创作,不少春联作品让大家啧啧赞叹。这样的语文作业,既来自课本,又源于生活,其内容的开放性,不但让学生充满了创造的热情与活力,更有效地拓展了他们的知识视野。

3.要求开放,培养能力

一个班里学生的语文水平总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设计作业时也应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消。这样的作业具有开放性的要求,能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郑振铎的《燕子》一文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拓展性作业:一是搜集并摘抄有关春天的成语、谚语、古诗、片段等;二是背诵一两首课外搜集的描写春天的诗歌;三是选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吟春、颂春,如唱歌、朗诵、绘画等。学生可以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多项作业题去完成。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三项作业要求的难度逐步提升。在这样开放多样的作业中,学生们自主选择,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春天的知识,又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4.评价开放,激励成长

作业评价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因题而异。如对于一些难度低容量小的作业,可采用学生自批和同桌互批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对于朗读、抄写、默写等内容简单、评价难度较低的题目,教师可在学生自查的基础上再安排同桌之间互查,教师再根据抽查情况进行有重点地评讲。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作业质量的提高。当然,对于一些灵活性较强和涉及重点难点的作业,教师最好要采用精批和面批的方式。如批阅作文中,教师对班级中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要进行面批。在面批时,教师在细心指导的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作业评价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因人而异。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当自觉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注重体现个性化。在平时的课堂作业批改中,如果发现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教师就可在打上等级的同时加上“星”、“大拇指”、“笑脸”等特殊的鼓励符号,也可以在习作批改中用针对性、激励性的评语达到引导、启发、解惑、激励等目的。

实践证明,开放性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求知空间,让他们在完成开放性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开放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4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26:32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47:56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33:38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19:32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18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