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秀
摘 要:教师应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阅读和表达,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思考的结果应转化为指导学生进步,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应该是一种语言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今天对“语言”的主题有了更多的含义,有人解释说:“语言”是语言的“语言”,“文本”是指文学教育,等等,无论如何解释,在汉语教育中,语言都带有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对生活观、价值观的指导和审美欣赏等情感的培养,这已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中国的汉语教育经历了在工具和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的不同时期,并且在工具和思想方面之间摇摆和争论的漫长历史中已经有很多次了。如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理想性已清晰地纳入课程标准文本中,这决定了两者的不可分割性和融合性,而不仅仅是相互关注和共同关注。
一、教学生理解和表达
有人说汉语课无非是教学生读写。有人说,除了识字和写作还有听、说、读、写的技能。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概念,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整合、欣赏、思考、理解、运用、发展和创新。老师们觉得汉语课承担的东西似乎变得越来越厚,实际上,无论是听、说、读、写等,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语言工具来学习理解和表达。“听”和“读”是理解,“说”和“写”是表达,其中识字和写作是基础。在具备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我們可以更好地阅读、理解和表达。汉语课通过阅读、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充实心灵,启发人的智慧,让学生学习思考的目的。新课标要求重视对话教学,对话实际上是表达、交流和沟通。这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达到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水平,提高了人的交流思维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没有丰富的经验或没有广阔的视野,与他人的表达和交流往往只是肤浅的,很难做到彻底和有效。富有表现力的交流为验证和表达我们的想法提供了机会,使我们能够体验成就和信心。可以看出,有效的沟通是促进智慧丰富和加深人们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理解、思考和表达”是汉语教学中一个循环而螺旋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孕育了这种情感,这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各种表达与交流来加深思考,以促进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同时让思考和表达的结果服务于他们的活动和进一步的学习。这个过程应该是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追求。
如果每个老师都有明确的目标,那么汉语教学将不仅停留在阅读,写作,背诵和背诵汉语知识的阶段,而是会成为简单而机械的工具。
实际上,汉语能力和汉语教学并不需要被概括为一个多余的概念,用最简单的句子总结,就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并且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想法。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不容易实现。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自己
有人说,如今的学生经常通过交流、写作和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阅读理解后听取学生的回答后,我们会发现其中很多不是他们的真实思想和感受,而是故意迎合老师和教科书的要求,刻意理解,而学生别无选择,只能重复现成的答案。当学生打开文章时,他们充满了错误的情感、成人的观点和参考书中的定型短语,文章的内容不是学生的真实感受。首先,中文课程旨在培养能够在社会上有品位和有尊严的人,他们能够使用语言工具来获得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并丰富他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首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并且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交流。如果中文教学使学生失去表达自己的真正想法,那我们就必须进行更多的反思。
三、教学生学会阅读
一些教师说,当前的应试教育使教师很难摆脱对成绩和考试的关注。实际上,在国际上流行的各种语言的阅读测试中,尤其是在中学时,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任何预测试填塞都无济于事。学生的视野、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尤其是思考和判断能力已经成为汉语考试的重点。学生的这种能力不是死记硬背,临时突击可以立即得到改善。教师需要准备和做的唯一事情是:阅读更多书籍,参加测试并与他人交流。如果学生通过做大量的问题和考试而失去了时间和机会去阅读、思考和与他人交流,我们必须说我们的教学出现问题。
四、结束语
学习汉语不仅涉及阅读、写作和参加考试,还涉及培养学生对语言和词语的热爱,提高他们表达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对阅读的兴趣。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书芳.浅论小学语文的教学关键[J].学周刊,2014(18):143-143.
[2]吴进华.浅论小学语文教材的巧妙讲解[J].广西教育,2012(21):76-77.
[3]屈湘萍.浅论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J].文学教育(下),2017(6):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