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雄
摘 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促使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小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进而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家校共育
一、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的关系
想要有效实施家校共育,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首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生从每一个家庭中走来,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子和教育培养内容,因而家庭教育完善的学生将具备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且能够有效适应校园生活、遵守班级规则;其次,校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和成长需要,因而学生需要前往学校参与系统化的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再次,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校园教育的“后勤保障”、校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强化与拓展,二者都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家校共育的有效组织与应用
(一)家校共育培养生活习惯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笔者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仅仅依靠教育讲述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笔者注重借助家校共育的手段请家长与笔者分别在家庭和校园中对学生实施生活照料,并借助温暖的话语、细心的帮助、耐心的引导逐步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生活能力意识的建立和良好生活习惯的理解。最终,学生在家校合力的日常照料过程中感受到了家长与教师针对其生活的关照和照料,还在接受照顾的同时理解、认知了良好的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进而成为一名具备良好生活习惯与能力应用意识的优秀学生。
(二)家校共育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请班级中的家长借助端正学习态度、规定学习时间、监督提前预习、完成学习打卡学习活动的安排和组织等形式对学生实施学习习惯培养,并在每一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要求家长借助书籍的阅读对学生实施学习陪伴,并借此逐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家长还在陪伴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严格限制学习时间、认真检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成果;最后,家长还需要借助日常打卡活动的参与引领学生完成每日文学阅读和英语口语训练。最终,学生在家校合力的学习培养中切实实现了学习习惯的建立和能力的提升。
(三)家校共育建立规则意识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规则、每一个班级的有效运转也需要规则。因此,笔者针对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强化训练,并要求家长在家庭中执行与班级一致的规则,保证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集体的各种纪律、学习规则,并努力按照规则的要求限定自己的行为,保证笔者布置的每一项学习和生活任务都能够妥善地完成。最终,学生在笔者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逐渐健全了规则意识,并能够自觉遵守班级中的教育和生活规则,进而借此为其小学生活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能够借助家校一致的教育管理手段促进学生的成长;家校共育能够提升家长的教育参与、强化教师的教育工作执行效力,保证每一项教育策略都能够在家庭和班级中有效执行;家校共育的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等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家校共育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管理效果、帮助学生实现进步和有效成长。
参考文献:
[1]蒋凌雪. 以生为本,疏解家校关系[N]. 中国教师报,2019-10-16(010).
[2]王珊. 開发家长资源 促进家校共育[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作者简介:
陈焕民(1972.2),男,汉,河南兰考,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开封市第七中学 班主任德育方向,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