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萍
摘 要:当前世界的趋势是全球化、多元化,而且,在文化层次上,尊重多元融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多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外国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席卷了中国。所以,想要中国文化立足于文化之林中,我们就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异国情调和外文素养,还要做到积极探索和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外国诗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积极地致力于探索外国诗歌教学创新,以满足学生的文化好奇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文化品位。
关键词:创作背景;创作手法;创作技巧;风格特征;读写结合
外国诗歌历来有各种意象衔接的方法,以短小、凝练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丰沛的情感,这种作品也被视为是最纯粹、最有表现力的文学样式。但是在实际中,外国诗歌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短板,不仅是受到了学生认知方面的限制,还受到了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改进诗歌教学,以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呢?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了解创作背景,认识异域文化”“对比影视创作,赏析风格特征”“重视读写结合,掌握创作技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了解创作背景,认识异域文化
诗人的人生经历奠定了他应该写出什么东西、应该如何在字里行间表现自我认知,即创作背景影响着创作思路和创作风格。此外,众所周知,在外国文学史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这些流派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征。因此,诗歌鉴赏必须要研究诗人的人生经历,以便于认识作品、认识创作风格,甚至是认识异域文化。
在教学波德莱尔的《应和》时,我告之学生:在一八四八年法国爆发了革命之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失去了前期的热情和锐气,强调以“科学的精神”追求更精确的描写和纯客观的分析。这首诗创作于19世纪后叶的法国,当时人民普遍地出现了压抑和惶惑,表现为生活的焦虑、精神的空虚、欲望的沉沦。作者波德莱尔不愿意受到家庭对他的束缚,带着丰厚的遗产放浪形骸、标新立异,于高傲忧郁之间,种种轻蔑正统,所以才有了他的众多作品,这篇课文就是其众名作之一。可见,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理解当时诗人为什么能写出这种“反常”的佳作,以及理解当时西方“象征主义”的来由。总之,在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这既可以帮助了解作者,也可以作为认识异域文化的重要方法。
二、对比影视创作,赏析风格特征
对比才能看出作品的好坏。在教学诗歌作品时,其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与影视创作类似,对比单调、抽象的诗歌,影视创作的表现就显得直观形象了。利用这一特点来辅助鉴赏诗歌风格,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在学习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时,我告诉学生这首诗是从视角的变化上来体现人与自然融合一体感觉的,具体的就是从“峰顶的上空”到“树梢、鸟儿”再到“人”,在空间上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视角变化的惟妙惟肖之特色,我用多媒体播放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小女孩跟雷诺饰演的“杀手”之间的对话。在这个视频中,小女孩让杀手替他报仇,杀手不肯;接着小女孩要求租用他的枪,杀手依然不肯;最后小女孩想着自杀。就在子弹快要出膛的刹那,观众才越来越能感受到女孩的绝望和杀手的犹豫。这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还是女孩身后的背景,最开始是一面墙和一扇窗户,接着只剩一扇窗户,到最后只剩下女孩的脸庞。从“广角”到长焦,空间的压缩,导致观众压抑的情绪跟着导演一块走,这既是拍摄的“小动作”,也是导演的“大智慧”。结合这个视频,学生才能理解到《漫游者的夜歌》虽然仅仅几句话,意象也是零零散散,却为何成为了歌德抒情诗的绝唱。我告诉他们,成就一首诗的,可能就在于诗人“匠心”的构造。总之,在教学外国诗歌时,可以结合不同风格或者是不同体裁的作品,通过对比创作手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的创作风格。
三、重视读写结合,掌握创作技巧
在实际的外国诗歌教学中,学生要明白外国作品之所以编排在教材之中,一定有其闪光之处。学生要先欣赏外国诗歌成功之处,而后根据作品适当地进行“专题练习”,以便于他们创作出高水平的诗作。
比如在学完《西风颂》后,我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仿写练习,先让他们仔细精读这首诗歌,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这首诗使用了“夸张的比喻”“复沓的句式”等创作技巧,于是我建议学生能够对这些技巧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比如:学生写出了“在黑暗的旅途,那明媚的光芒,指引我正确的航线,像是沉溺在大海中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依靠”;还有的学生写出“我仍在摆脱,这困乏的生机,用天空的湛蓝,作微笑,用鸟儿的鸣叫,作说辞,用林间的曦光,作希望……”。这样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作技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升其诗歌鉴赏力。
综上所述,诗歌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晶,可反映其民族变迁发展的轨迹,有丰富的文学和社会价值。而且,外国诗歌有其独特的闪光之处,学生应当端正学习态度,发掘出其中丰厚的人文素养,扩展自身的视野,进而构建更健康的价值观,因为这是外国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娟. 高中语文外国诗歌教学方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侯艳玲. 高中语文外國诗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