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勇
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提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并把“有共享的愿景”作为“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提出来。根据博耶尔的观点: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共同体界定为: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之间及与整个群体息息相关的感情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
我们研究的中小学“学生自治共同体”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学习和自我管理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起引导和帮助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其独有的特征,因此学习组织的共生、学习内容的生成及学习方式的合作有其独有的特征。可以说“学生自治共同体”是一个拥有共同愿景,拥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及严格的纪律约束的共同体,它由学习主体和有效的学习机制构成。
近年来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对多所学校班主任、年级部长、德育主任、分管校长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以下班级管理顽疾:
1、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繁多,如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班组纪律、阶段性考评……班级管理者不胜其烦;
2、有些班主任非常认真、负责,怕学生做不好,事事亲为,诸如编排节目、出黑板报、统计学生成绩、主持活动、发放报刊、收回执……甚至有些低年级班主任还把扫地的任务也“承包”了下来,工作负担很繁重;
……
1、“学生自治共同体”是学生主动探索、自我管理的理想模型
在班级管理中引入自治共同体思想,一方面强调学生作为班级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另一方面,以共同体成员间的合作、共享关系形成的相互作用机制来重新审视教师与学生的群体互动关系。
2、“学生自治共同体”是学生形成共同价值观、完善健全人格途径
“学生自治共同体”的构建可以端正班级、小组共同体学生的态度,可以形成统一的行为方式、共同的集体价值观。通过各种班组文化引领不断提高班组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氛围,锻炼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在互帮互助的共同体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3、“学生自治共同体”是家校合作的纽带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家长参与决策,就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使学生权利更大限度地得以维护,促进学校内外教育资源有效协同。
1、构建班组自治共同体的物质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怡人的环境本身就能很好的起到育人的作用,班组自治共同体内要做到班级卫生干净整齐、要有植物角每名成员都能认养一盆花(绿植)绿化班级、班级内外要分区域和板块美化等。
2、构建特色小组文化,增强小组凝聚力量。每个小组要起组名、绘制组徽、小组内建立行之有效的组训、组规、要有积极向上的组歌等。
1、通过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指定、全班投票选举、毛遂自荐等方式确定组长
这里的组长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集体观念强,乐于助人,有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有包容心、人品好……
2、分组。分组的实施策略里要考虑是同质分组,异质分组,还是混合分组?如何合理搭配优中差三类对象?同时还涉及老师、家长。
所以分组前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根据学生成绩、爱好、习惯、性格、家庭等分为A、B、C3类学生。每5到6人为一组,小组与小组之间,A、B、C各类学生数量基本相同,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合理分组,缩小差异。
3、小组成员分工。小组内按照“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设立“组长”、“卫生组长”“体艺组长”等岗位,让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成为班级、小组自治共同体的主人。
1、设计校级层面的活动
每学期在家长开放日设计一次班组文化展示评比与表彰活动,这既是小组展示平台也是家校合作,家长培训的契机。
2、设计校、班、组三级评价体系
在学校原有少先队检查评比基础上,建立班组的评价标准与细则,进行堂评、日评、周评、月评、小组评、个人评,并公布在教室内外的班级、小组评价考核表上,将竞争引入班组,把荣誉感根植到每位学生心田。
3、运行小组导师制
优秀组长的产生不是野地里冒出来的怪物,需要的是老师的悉心培养和指导,这就需要导师。导师的产生可以由小组自主选择科任教师或者班主任、科任老師实行抓阄产生。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的自治共同体建设打造了班组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最终将会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习惯。这对形成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培养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着莫大的作用,同时也将老师从繁琐的过程工作中得以适当解放,成就了学生,无一不是有益的。“学生自治共同体”的构建面向实践本身,积极回应了“和谐”教育思想观,不仅是社会变革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
参考文献:
【1】路忠孝,张波萍.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甘肃教育,2017(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