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且深深地影响着教育改革。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进行转变。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好可以实现这一点。在本文中,我主要就人工智能对教学的改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 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3-0031-01
众所周知,智能化教学资源和智能化教学环境的建构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就教师层面来看,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备课、授课等活动,使教育活动逐步地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就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进行深度学习,并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地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在教育领域如此转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1.智能化教学
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其可以有效地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精心备课、精准教学,同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此,不仅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升教学效率。
(1)智能化备课
备课是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预演,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改下,学生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备学生,尽可能地照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而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受学生个性差异的影响,教师无法顾及到所有学生,由此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下”这样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解决该问题,在备课环节,细心分析教材内容,学情,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就分析教材而言,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备课系统,学习优秀的教案,以此积累经验。其次,还可以利用智能系统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其他信息,从而在信息整理、分析中选择符合教学所需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应用性。就学情分析而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时时地记录,从而在备课环节,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探寻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情况等,以此作为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最后,教师则要在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上,立足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心地选择教学资源、教学策略等,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保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精准教学
精准教学可以追溯到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和苏格拉底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上。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受应试的影响,往往在大班授课中,采取知识灌输的方式,按照经验组织教学,如此精准教学是难以实现的。面对该情况,教师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智能地指导学生学习,以此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有效地实现精准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以动态组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特点、能力结构等进行重新组合,以此设定极具个性的内容,保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Knewton该平台,整理数据,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准备了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之后,在课堂和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同样需要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以此有效实现自身的教育组织、引导作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搜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每位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统计的方式进行展示,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其指导。
2.智能化学习
所谓的智能化学习是指在智能化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所展开的极具探究性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导致其学习能力差强人意。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發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探索,同时在智能系统的辅助下,对这些内容进行积极探究,从而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掌握有价值的知识内容,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以人工智能为手段,与教师、学生等就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从而在问题解决中,提升合作能力,为其有效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紧抓时代发展潮流,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师备课、精准教学等,以此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其教学能力;利用人工智能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工具自主、合作学习,从而使其在扎实掌握所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曼云.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36+39
[2]费海明.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让人“怦然心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