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和学生顶岗实习中所建立的企业人员(师傅)与学生(徒弟)间的关系,从优秀教育的视角,构建师、徒间的文化师承关系,使优秀企业人员(师傅)在长期企业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精神和行为文化传承至学生(徒弟),使学生在学徒过程中能够领悟师傅优秀职业品德的精髓,进而内化成学生的职业人格和从业的职业道德。
关键词:学徒;优秀文化;传承机制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近三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6年,国家召开“全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针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职业品德教育非常重要,“立德树人”已经成为育人的根本。然而,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普通存在着思政类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显著,学生职业品德教育严重缺失,只教书鲜育人的情况。
通过对浙江省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成果取证研究,发现通过“师承”关系可以将优秀文化传承给学生,建立在“师承”关系上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从“师傅”的言行中获取鲜活的事例,从而使学生职业品德教育更加生活化和接地气。基于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和学生顶岗实习中所建立的企业人员(师傅)与学生(徒弟)间的关系,从优秀教育的视角,构建师、徒间的文化师承关系,使优秀企业人员(师傅)在长期企业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精神和行为文化传承至学生(徒弟),使学生在学徒过程中能够领悟师傅优秀职业品德的精髓,进而内化成学生的职业人格和从业的职业道德。
一、国内外学徒制研究述评
国外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非常重视优秀文化课程(内容)的教学,据资料显示,美国和德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均开设优秀文化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日趋完善。师承关系是建立在“学徒制”基础上的一种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外有关文献关于学徒制的描述为:在实际工作或学习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通俗地说即“手把手”教。如在英国,现代学徒制把培养目标划分为学徒制、高级学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层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在学习方式方面,实施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学习方式。学徒制的性质仍具国家性质,国家对学徒制各个方面进行规范。由于在实施学徒制中会形成师傅与徒弟(学生)间的教学(帮、带)关系,因此,师傅的言行和作风对徒弟(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在国外实施学徒制的典型案例中非常明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道德和行为的路径之一。
国内有关文献主要对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体系,现代学徒制下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者之间关系与定位;现代学徒制下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现代学徒制的课程重构;各国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模式;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徒关系的重构;现代学徒制下职业院校在各专业层面的应用与实践,比如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实践实训环节等进行了研究。可见现代学徒制在理论与实践上已经得到我国高职院校的认可,学徒制试点面也相当广。
可见优秀文化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在实行学生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师傅”作为企业优秀人员,在长期的企业工作中已经接受了大量优秀文化,其职业品德和其所吸取的优秀文化正相关。学生在实习和实训过程中,可以从已经形成的“师徒”关系间,自然和潜移默化的吸取师傅的优秀职业精神,道德和行为,这种从优秀文化教育的视角探讨高职学生优秀职业品德教育的路径条件具备了。
二、优秀文化概念界定
优秀文化是指企业优秀员工完成某项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品质的集合体。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先进文化代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积累与沉淀,是企业对外竞争的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表现。优秀文化是优秀员工智慧与优秀品质的凝聚与结晶,它包括成功解决问题时所必须的真诚、严谨、细心、耐心、坚毅、锲而不舍、忠誠、认真等优秀品质。
三、优秀文化传承机制
1、做为高职教育的主体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专业为单位引厂入校,引企入校,节约成本。由政府牵头,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优势企业双向选择共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共同设计课程与顶岗实习培养计划与实施过程,确认“双师育人”中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的考核方式及教学内容。
2、学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给学生当师傅,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学校学生双重身份,学生与企业签定实习就业合同,企业与学校签定实训基地协议,明确联合培养责任与权利的划分。
3、对优秀文化在企业发展和高职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调研,对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4、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和学生顶岗实习中将企业文化融入实习教学过程。
5、以优秀文化中的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哲学、企业行为为核心,以“师承关系”为载体,使学生通过向师傅学习技能使不断领悟优秀文化的特质,并将其作为实习考核的内容。
结束语
在高职教育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学生职业品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使学生不但能“做事”,更会“做人”,以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需要,也是社会的共识。优秀文化教育是高职学生职业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将优秀文化作为学生职业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职业人应具备的人格、精神、道德和行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优秀文化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教学,但更应该从掌握和具备优秀文化的鲜活具体人物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中领悟,通过“师承”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学习的目的。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与优秀企业员工建立了师徒关系,身份的确立和师徒关系存续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优秀文化和职业道德方面得到“师承”。有效的“师承”模式的实施应当以校企深度合作并实现双主体育人为前提,对此,高职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密切校企合作,实现共同育人的运行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晓欢.对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再认识[J] .教育与职业,2012(14)
[2]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作者简介:
姜继红,女,1976-,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境电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