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探讨

2019-09-10 19:24:22罗军
锦绣·中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公共空间

罗军

摘 要:本文以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公共空间和人性化设计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小区公共空间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措施,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一直以来,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居住。小区既可以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又可以为居民提供交往空间。因此,在小区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凸显出人性化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可以满足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才可以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公共空间和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一)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分别是狭义角度和广义角度。首先,狭义角度,主要是指非私人的大众都可以使用的场所,也就是提供给城市居民活动以及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户外空间。其次,广义的角度,凡是参与空间活动的人,在该空间能够彼此产生的沟通和互动。不管什么经济制度条件,都不能约束公共空间,开放式是公共空间最主要的属性,其实被合理运用的共有性空间,其能够为人们提供社交活动空间以及社交场所。通常,公共空间主要有两种,一是室内公共空间,二是室外公共空间。一方面,根据不同的用途室内公共空间可以划分成学习类、商业类以及居住类等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室外公共空间可以划分成公共城市空间以及公共娱乐空间等等。

(二)人性化设计

形成以及發展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的关键因素是使用者的需求,其功能是以满足人们平时需求为主,这也是公共空间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的重要角度。当前,社会每个设计领域都普遍发展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有稳定的发展,人性化设计设计在公共空间整体规划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包括怎样建立科学的公共空间,怎样改变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等等。人性化设计已经普遍应用到每个公共空间中,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施中,人性化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性化设计开始在其他设计理念中应用,而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空间数量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高楼数量越来越多,公共空间面积日益减少。公共空间数量不多,用地面积不够。以往的公共空间被占用,已经不具备公共性;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公共空间沦为建筑的子项目。为了对公共空间现状进行调查,笔者走访本市很多小区,不管是小区内公共空间,还是小区公共场地设施的建设,都仍旧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小区发现,超过50%的居民都认为小区内提供给老人和孩子自由活动的场所不够,这样容易影响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公共空间质量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大同小异,许多城市广场的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有些开发商以及规划者仅仅是按照示范小区的建设模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小区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调查小区人群,小区公共空间质量良莠不齐。首先,没有层次感。城市小区空间环境设计形式缺乏多元化,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以及个性。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和布置出现层次混乱的情况,并没有根据居住区范围内不同的需求而采用相应的硬件公共空间。其次,尺度不适合。小组公共空间尺度不适合。因为设计师没有认真考虑人的活动以及行为,公共空间尺度不一致。比如:很多小区开放场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性化场所以及公共空间。最后,细节设计没有考虑人性化。笔者通过调查很多小区,采访小区的居民,最主要的问题是小区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设计缺乏科学性。很多小区都尚未设置无障碍通道,水景附近护栏设置缺乏规范化,等等。

三、小区公共空间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措施

(一)以人为视角为前提完成设计

小区公共空间长久的受益者以及使用者是小区内居住的居民。因此,小区公共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小区居民,并不是考察团。因此,需要及时归纳总结每栋楼居民平时生活中固定的活动线路和出行线路,沿着向以人的视觉为前提,充分考虑人的感受,合理安排景观节点,为居民建立最优美的景观环境。在主要表现上,尽可能多考虑“人行线路”,且不能一味的追求总体效果。

(二)充分尊重人的习惯要求

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全面分析私人花卉室外随便摆放以及非机动车违章乱停等行为出现的原因,发现是否出现由于没有充分尊重人的习惯而造成的设计问题。要想改变习惯,需要有耐心的引导,并不是强制性的。在该方面景观设计必须要充分尊重人的习惯要求,合理运用方便简单优美的景观作品,规范很有可能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形成正确的习惯。并正视正确习惯和美丽的景观彼此不断促进的重点。

(三)注重人的文化需求

人居环境文化的关键载体是小区公共空间。一旦丧失文化传承,势必会造成场所感的出现,还会影响邻里关系,甚至会造成很多社会心理疾患出现。在小区公共空间深入挖掘本地的各种文化资源,等同于对居民环境中的人文特色进行有效保护以及发展。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场所的人文基本内涵,也可以设置艺术展示以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在形式方面,可以运用一些传统造园形式,创建良好的环境文化意境,比如:诗词以及书法等等;将动物以及植物等造型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趣味性;使用一些说明标牌,对园内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介绍。特别是注重调动小区居民参与小区内文化活动的主动性,合理划分绘画以及书法等区域,进而建立共享与共建的文化环境。

(四)建立舒服的交往空间

在生活节奏、学习节奏和工作节奏都日益加快的背景下,人们面临的精神压力相当大,而且一门一户的单元式居住模式,导致邻里之间缺乏交往,进而形成人和人之间的孤独感。建立舒服交往小区,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人性化,而且要防止室内和室外活动之间彼此干扰的问题。

1.静态活动区

通常,静态活动主要布置在考虑住宅区的区域,防止室外活动产生的噪音影响居住生活。并且便于对静态需求相当高的残疾人士以及老年人等等,就近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很多小区都将静态活动区布置在花架以及亭中,配置座椅以及书画台等等;硬化场地面积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大量的人群集中在一起形成噪音。在植物配置方面,必须要确保夏天有遮阴之处,冬天有充足的阳光。

2.动态活动区

规模较大,可以设置集中绿地广场的小区,可以在集中绿地广场远离小区设置休闲广场以及健身区等等。就动态活动区来讲,由于其噪音相当大,所以需要充分考虑防止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不仅在区位选择时尽可能离居民区远点,还需要将绿化隔离带设置在居民区和动态活动区之间,发挥出降低噪音防止灰尘的重要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小区公共空间是为小区居民提高服务的。小区公共空间既要具备供人欣赏的功能,又要具备供人使用的功能。一旦公共空间脱离人的精神以及活动,就失去其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因此,设计师在小区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小区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张艳丽,刘美泽,李子阅,郝彦栋,罗坤.校园户外空间人性化探索——以燕山大学为例[J].安徽建筑,2019,26(06):42-44.

[2]杨鑫.度假村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6):124-125.

[3]刘佳林.浅析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8(21):161+199.

[4]尹恒.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137+139.

[5]唐淑蓉.成都市金堂县失地农民安置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

[6]李晓庆.居住小区入口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人性化设计公共空间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浅析城市公园的人文表现
艺术评鉴(2016年19期)2016-12-24 09:14:41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21:30:40
浅谈城市居住区的人性化设计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44:53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中国名城(2016年12期)2016-12-07 18:18:02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14:25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49:29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江淮论坛(2016年5期)2016-10-31 16: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