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华
摘要:“校园冷暴力”,是相对于校园内教师对学生进行的体罚和变相体罚而言的。它是指学校或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针对违纪、违规、或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采取不体罚、不批评、不沟通的“三不政策”进行冷处理的“教育手段”。 我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但是新闻报道中因为老师言语不当等引发学生自杀或厌学等事件时有发生,新时代下我们高中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人人信守,实时践行,和全体师生一起努力防止校园冷暴力,共创文明和谐新校园。
关键词:校园冷暴力;产生原因;导致后果;应对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良品行,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是教育的根本宗旨,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考的逻辑、分析的本领,比单纯的分数更加重要。
“冷暴力”是老师给学生做出的最为糟糕的德育示范,反映出老师自身德育素养的缺失,以及教师德育专业化培养的缺失。教育工作者应切记: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应当树立“有教无类”、“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只有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评价,抛弃“唯分数论”的错误导向,才能避免“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违法事件的再次发生。
正所谓“好话三冬暖,恶语十载寒”,确实说得不错。常常是老师一句话,也许只是无心之语,也已足够让学生脆弱的心灵大受创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都会发现有些教师不自觉地将悲观、抑郁、暴躁等情绪带进课堂:例如对“问题学生”,一些老师侮辱学生、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不理不睬、揭学生的隐私或学生家庭的隐私、剥夺学生参加某项活动的权利等等一些伤害学生的行为。这些在不少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冷暴力”,却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无形杀手。
一、学校冷暴力的后果
心理学研究显示,遭受精神虐待的学生在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上比遭受体罚的学生更低,所以有人将体罚比做教育肌肤上的牛皮癣,而把冷处理之类的心罚比做摧残学生心灵的武器。
1.最直接的影响是师生对抗
冷暴力是对学生心灵的施暴,它最大的特点是对人不对事,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所以首先产生的就是心理的冲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师生互动理论,将学生进行冷处理不仅不能改变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反而会使学生背离教师的主观愿望,远离社会的基本要求。遭受冷处理的学生会对教师和学校产生惧怕、反感、对抗和怨恨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教师的教导,不少学生会就此沉沦、自暴自弃,学校生活成为他们永远的痛。
2.逼迫学生提前走向社会
受到心灵虐待的学生是无助的,在教师的漠视、同学的嘲笑下,一些学生会自暴自弃,提前结束学业走向社会,结识一些不良青年,有的甚至加入犯罪团伙,走上社会的对立面。
二、预防和减轻“冷暴力”的对策
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对教师的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教师应该追求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豁达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更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身的人格丰满。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沒有教育的质量。一个学生的成才,需要润物无声的师恩哺育,一代大师的诞生,需要前辈言传身教的提携。虽然不敢说,教师不使用“冷暴力”注定造就大师,但无疑“冷暴力”会对个人潜力的发挥产生消蚀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点苛责;多一份信心,少一点失望;多一份亲切,少一点冷漠,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所有伤害学生的“冷暴力”就会消失无影无踪了。
2.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学校要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转向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让所有教师树立一种观念:尊重所有学生的想法,保护所有学生的权益。要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育部门应多组织织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解读,教师交流,引起教师对校园“冷暴力”现象的重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另外,学生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适应环境,用快乐的心情面对他人。遭遇校园冷暴力时,应及时向家长或学校反映,及时沟通解决,千万不要把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最终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
3.提高教师的法制意识,加大对教师的监督力度。
“冷暴力”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罚,但其具体的界定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仍未出台,对待教师的“冷暴力”仍显得苍白。因此,国家必须加快步伐,用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类似情况的少发生,加强法律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确保教师职业的纯洁性。从教师自身而言,必须不断加深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理解,树立法律观念,用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指导本职工作,坚持依法执教。
参考文献:
【1】王友强、刘玉碧,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冷暴力概念的界定(J),教育科学博览,2013年1期,总232期,4-6页。
【2】王平平、李孝佳,关于学校教育软暴力研究的文献述评(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2期
【3】冯晓霞,冯晓霞专访,人民网教育频道,2009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