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摘 要:古诗词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较高水平的审美价值。并且,古诗词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荟萃。所以说,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阅读应该超越单纯的文字分析和词语诠释,跨入美学的领域,真正引导学生用心灵感受和捕捉诗词的意象和境界。但是,现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过于强调教学的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往往会将备课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梳理和试卷答案的探究当中,要求学生采取抠字眼、理解词句、总结思想的方法分析、理解和把握古诗词内容。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生命的活力。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明确现阶段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1、重视朗读,体会情感
朗读是学生理解和记忆古诗词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古诗词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朗读入手,通过示范朗读或者指导朗读创建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并掌握正确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多多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尝试和锻炼中进步。此外,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较强的指导,以此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
比如:在《牧童》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牧童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體为学生展示了书中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认真且大声地朗读了这首古诗。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单独为大家朗读古诗。这时,笔者就发现了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笔者为学生进行了示范朗读。学生在笔者的示范中就能够感受到本首诗朗读的正确节奏。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了全诗。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能够在朗读环节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会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朗读,这就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和综合素养。所以说,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古诗词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2、合理想象,感受意境
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和艺术。只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合理的联想,再现作品的形象,学生才能够真正感悟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并且,古诗词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情感的。意境融合了诗中的画面美和作者的情感美。只有“入境”,才能够真正理解和领会古诗词的内涵。所以,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比如:在《舟过安仁》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小童的形象,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以及不泯的童心。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了全诗。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意思描述了自己想象中的画面。同时,笔者带领学生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就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在音乐中对自己想象的画面进行了描述。在此环节,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古诗词的效率和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3、拓展延伸,品味内涵
比如: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相关的经历。然后,笔者提到:清平乐是词牌名,也是一首曲子,可以用来演奏。在此环节,笔者为学生播放了歌曲,并让学生谈了谈这样的曲子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学生在了解了创作的背景和与古诗相关的知识之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就加强了。而且,学生就能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作者为什么会向往清净、惬意、平和的生活,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强化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所以说,在古诗词教学中,有效的拓展延伸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古诗词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大限度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舒冬梅. 浅淡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德育渗透与教育[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吴惠. 情感教育视野下农村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