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东 熊关曼
德育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遵纪守法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九年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年龄跨度从6岁到15歲,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可以准确地了解九年制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家长、教师对德育课程的认识和建议,为分析德育课程的现状提供有力的佐证。
本次区域调查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九年制学校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分层和整体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更具科学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育人合力亟待加强
当前,学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道德灌输、轻实践养成的现象;德育目标划分还不够准确,内容的系统性、操作性还不尽合理;德育途径方法与学生生活实际还不够贴近,全员、全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合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梳理总结出目前区域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现状的成因在课程认识、体系内容、教学实施三个方面。
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德育课程及德育的认识普遍不足。从不同区域的九年制学校的数据来看,大部分家长、学生以及部分老师对德育课程和德育的认识依然是不足的。例如76.61%的教师、55.16%的家长以及53.89%的学生都认为语文课属于德育课程。其实,语文课程在德育上有一定的渗透,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育课程。由于认识的偏差,导致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目标存在偏差。
德育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划分不够明确。德育课程作为课程育人的主要形式,应该对学生德育过程产生外在的影响,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体现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目前,九年制学校各学段的德育课程体系与内容还不够准确,内容安排和衔接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简单重复、交叉和脱节的问题。
德育课程建设不够完善,教学实施脱离学生生活。在调查中,很多区域的九年制学校在德育课程上都没有匹配的德育教材。德育课程,应当具有生活性,融入生活才更有味道,而不是简单以教材是否包含许多学生生活素材为标准,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通过这些生活素材发展学生的能力,并将课堂的教学引向课堂之外,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和实践,并进一步获得鲜活的生命意义。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57.47%的学生认为德育课程对自身的影响不是很大。由此,我们发现学生在德育上的课内、课外生活是相互脱离的。因此,要想沟通德育与生活的联系,实现学校德育向学生生活的真正回归,我们就必须关注德育课程的教材建设与组织设置,将德育课程的教育渗透到实处。
探索立德树人的课程实施路径
基于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目标、内容、体系三个角度阐述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立德树人”目标与实现策略。
德育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指引方向。义务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要把立德树人融于教育各环节、各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到,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认识。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进入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将德育课程打造成铸魂育人的“金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抓住“拔节孕穗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更是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的根本目标。
德育课程内容践行“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对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的路径、方法与实效性跟踪研究,构建基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德育课程内容。生活是德育课程的基础,德育课程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德育课程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从顶层设计、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线上线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整体规划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把立德树人融入德育课程以及学科课程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教育、研学等社会实践课程教育、国旗下微讲堂等活动课程教育、党团队家校社“六位一体”管理教育等。
德育课程实施指向“立德树人”,学段衔接。推进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学段衔接、一体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实施指向立德树人,就要让德育课程的层次更加鲜明,针对性更强,以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就德育课程而言,虽然学段的具体德育课程名称不同,但其课程指导思想指向立德树人是一致的。整体规划推进九年制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确立德育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且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关注世界和社会现实问题的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公共理性以及必要的理想态度的现代公民。立德,既强调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又对教育者的职业道德、学术道德等提出了要求。树人,强调的是学生成长成才要素的全面性,以系统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要实现立德树人,就需要九年制学校通过践行德育课程,以养成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使得德育课程能够培养完整的人、有用的人,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九年制学校立德树人目标与实现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JKXB18-502。)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