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李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7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成员有效性

李莹

一、研究背景

“活力课堂”是我校课改中重要的载体,有效的小组讨论是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学习任务为课堂学习的组织形式。通过这一形式,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学会思考问题、合作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观察到,多数小组讨论效果并不理想,流于形式,并未发挥探究学习的作用,常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

二、小组讨论学习的理论基础

学生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而合作学习模式并非源于某个人的理论或单一的学习方法,它的根源要追溯到古希腊,它的现代发展是沿袭了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的研究。1916年,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他的教育观点:课堂应该反映大社会,应该是学习现实生活的实验室。根据杜威的教学观,教师应该创设程序民主、过程科学的学习环境。在20世纪的美国,合作学习模式也多被研究用以通过一种新课堂结构和教学程序来减少族群间的偏见和推动多元文化的包容。众多研究者通过调查与研究,为合作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通过合作、协作,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重要的社会技能。

三、影响小组讨论有效性的原因

(一)教师层面

1.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讨论的内涵和意义,小组讨论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而不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

2.讨论问题设计不合理。有些讨论问题过于简单,缺少讨论价值;有些讨论内容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3.讨论时间安排不合理。小组讨论的过程应建立在小组成员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由于一节课中环节过多,内容比较集中,导致讨论及思考的时间安排过短,学生无法完成独立地思考,讨论交流也大多流于形式。

(二)学生层面

1.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課堂讨论中,由于缺乏角色分工,学生责任不明确,而导致讨论成为了“拉家常”,实际成效不佳。

2.学生参与度不均。课堂讨论大多成为了性格开朗健谈、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展示的舞台,小组展示也多成为了这些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

(三)制度层面

1.小组合作学习职责不明确。缺少切实可行的制度或方法确保讨论的有效性。小组成员没有进行恰当的分工,造成职责不明确,缺少合作学习的意识。

2.小组评价机制未发挥作用。对学生小组的评价应从过程及结果两方面进行整体性评价。教师应关注课堂中小组讨论的过程,即小组成员参与度、分工是否明确等。

四、增强小组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分组是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前提。对学生小组的建设,应遵循“传帮带”的原则,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学生通过依靠他人、期待他人、可以发挥远胜孤军奋战挑战难题的能力。

(二)精心选择讨论的内容

1.小组讨论应选择在个人独立思考和学习有困难的时候进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从而减低学生独立探究的难度,增强学生信心,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力。

2.讨论前留白,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能够避免因小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而导致课堂讨论总是个别学生“独角戏”的场面。独立的思考空间,也可以让学生先形成自己的认识,在小组交流时能够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也能够有效地节省讨论的时间,提高讨论效率。

(三)教师积极参与,及时介入和指导

课堂讨论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虽然讨论的主体是学生,但因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等存在差异,会导致课堂讨论中出现偷懒、争吵或无话可讲的境况,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讨论过程的指导,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

(四)进行科学的评价

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对小组整体的表现进行激励,也可以调动小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因此,小组评价应针对小组和组内成员分别进行。教师在评价小组讨论的结果时,应侧重于对小组整体性的评价。

(五)注重反思

作为小组成员,可以从“自己是否承担起了相应的责任,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这样的角度来进行反思;作为小组,可以从“是否尊重每位组员的付出”、“组员的角色分工是否公平、合理”等方向进行反思。定期进行反思,将有助于小组的成长,营造互相协作、平等对话及民主的氛围。

结束语:

教学是一种通过教师、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产生联系的复杂的实践,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研究,转变观念,理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这一关系,正确理解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分认识所教学生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人际交流的技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及自我肯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4-65.

[2]黄薇.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探究教学有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9.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成员有效性
小组讨论有效运用,凝聚素养精髓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两只挂钟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自能”课堂中小组讨论的实施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家的新成员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试论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堂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