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华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的,可以应用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方法及知识体系。文章在分析思维导图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利用思维导图构建阅读要点体系和阅读文本体系,厘清群文关系体系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效果。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 阅读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139-01
0
学生的阅读过程是学生与教材文本内容、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积累语言表达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语文学科素養。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将知识通过思维以图表的形式进行表达,使重点知识突出,使知识更有逻辑性。将思维导图用于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图文并重对不同知识点进行管理,以将关键词利用图像或颜色进行标记。思维导图符合人的大脑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记忆,并平衡学生在学科与艺术、想象与逻辑之间的关系。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要点体系的构建
高中语文中的阅读要点主要包括表达、修辞、文章结构等,这些要点可以将文章的内容进行集中概括,使学生在阅读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需要从词语或句子进行着手,从段落进行文章层次的判断和分析。但是高中语文阅读体裁有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文本中零散的知识点占据学生的思维,需要利用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构建阅读要点体系,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要点体系的搭建需要循序渐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体系搭建规划。如在《拿来主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阅读为核心,结合文本中的句子进行阅读体系的搭建。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可以理清文章的各层次的论证中心,然后以文章的中心论点为中心画思维导图,文章先用举例论证批判闭关主义排外守缺会误国,再用类比论证批判送去主义媚外求荣是卖国,然后用举例论证批判送来主义殖民侵略会亡国,在驳斥三种错误的做法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再运用比喻论证来证明我们要怎样拿来。思维导图从不同角度进行阅读思路的建构,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文章先驳后立的思路,同时也深入地理解了这种论证思路。学生如果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在阅读其他议论性的文本时可以自主进行文本思路的梳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本阅读鉴赏体系的构建
高中教材知识与初中和小学相比,相对较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达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感兴趣的内容会存储于大脑中,对不感兴趣的会快速遗忘。遗忘是学生头脑中的编码的缺失,是没有产生重视,尤其是一些常用的鉴赏技巧,学生一听就头大,遑论去理解记忆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头脑中的编码进行重组,帮助学生构建文本鉴赏技巧体系,以提高知识的记忆量。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关系体系的构建
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将一个主题或结构的文章归结到一起进行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异同点,使学生进行观点的阐述,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众文本关系的梳理,可以通过图表式对比将文本的组合划分出来,使阅读变为文体网状阅读。
如在学习《李凭箜篌引》后,教师可以将《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之进行群文阅读,三首诗都对音乐进行了描写。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三首诗描写音乐的不同手法进行罗列,使三首诗歌的描写音乐的手法形成网状结构,深入地理解好以声喻声、以形喻声、侧面烘托等描写音乐的手法,这样学生在阅读其它描写声音的诗文时能鉴赏技法,或写描写声音的文章时能娴熟地运用这些技法。又如高中语文教材中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文有多篇,这些爱情中的男女的对话及表现都很有意味,值得学生去玩味。教师在讲述这些作品时可以以“少男少女的爱情”为中心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可以将李清照的《点绛唇》、屈原的《山鬼》作为群文阅读的一个组,再将沈从文的《边城》中傩送与翠翠的对话、《红楼梦》中的宝黛对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朱对话作为群文阅读的另一个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通过思维导图对不同组的文章进行不同角度的深入探究,分析古今中外诗文是如何通过动作、心理、神态,特别是语言来表现男女那种真挚的爱,鉴赏他们表达爱的语言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对群文的关系进行有效梳理,将传统的精读变成泛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不同文章中建立起联系,使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使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深入,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阅读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文本编织成网,将文本中零散的编码进行重组和串联,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思维导图模式下,学生只要将导图中的一个知识点打开,就能连接到其他关键的知识点上,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林雅玲.论网络阅读对高中生写作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9).
[2]杨海丽,邱天河.高中生阅读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08,(08).
[3]叶鑫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阅读的现状反思与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