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为凭,让突发事件舆论风向更透明

2019-09-10 07:22黄晓坚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据突发事件舆论

黄晓坚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时效性及更大的影响力。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舆情处置时要注重事实透明,运用及时的实时数据阻断谣言传播,运用准确的事实数据保障政府公信力。同时,也要注重舆评透明,需及时关注官民两个舆论场的数据走向,统合官民两个舆论场的舆评声音。地方政府也要实事求是地正确认识数据在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中的作用,增强政府信息的说服力。

关键词:数据:突发事件:舆论

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时效性及更大的影响力,形成连环效应,造成公信力危机和形成次生舆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因此,新闻媒體应对突发事件有责任进行客观、准确地报道,向下报道真实情况,向上传达民众思想,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做好正面的、正确的舆论引导工作。

一、事实透明:突发事件事实数据是舆情处置的基础

(一)及时的事实数据能阻断谣言传播

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带有快速爆发等特性,地方政府若不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易导致社会公众对事件相关信息的猜测,产生各种不利于事件处置的谣言,使得“谣言是遥遥领先的真相”成为某种现实,严重挫伤政府公信力。因此,处置突发事件舆情,必须要及时公布事实数据,用数据说话,阻止谣言产生,阻断谣言传播。例如,2018年11月28日凌晨,张家口市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附近发生爆燃,爆燃导致等候卸货车辆的司机等23人死亡、22人受伤。11月28日晚,张家口市政府通报了爆燃事故有关情况;11月29日晚就事故处置工作总体进展等最新情况进行发布;11月30日下午通报事故原因初步调查结果。当地政府还对一些网络传言进行回应,如“省、市两级监测结果表明:设立的5个空气监测点位均未检出有毒有害物质,地下水监测未见异常”等。三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内容简明扼要,包括了事故现状、救治情况、对环境的影响、周边衍生灾害等内容,满足了媒体、公众迫切了解事故核心信息的需要。当地政府及时公布的事实数据有效阻断了相关谣言的传播,使当地政府取得舆论谅解,舆论对政府集中精力处置突发事件及后续安置工作给予了支持。

(二)准确的事实数据保障政府公信力

突发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引起社会关注,涉事地方政府应认真调查责任单位的责任,准确核实事实数据。只有以准确、透明的事实数据说话,真诚面对社会公众,才能赢得理解和舆论支持,提升政府公信力,并在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中掌握主动权,占据有利地位。例如,2018年11月25日下午,泉州市政府再次就泉州港碳九泄露事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经调查碳九泄漏量高达69.1吨,与11月4日初次通报的6.97吨几乎相差10倍。经相关单位调查,涉事企业以逃避刑事处罚为目的,少报瞒报62.1吨泄露量,而当地相关部门选择简单相信未能掌握准确事实数据。由此复盘,当地环保部门于11日4日表示“基本完成海面油污清理,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指标也达到安全状态”,明显与公众经验感知有较大差异,当地相关单位在难以准确掌握全部事实数据和进展的情况下盲目发布信息,让社会公众产生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与涉事企业勾结、隐瞒真相的观点,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受损。

二、舆评透明:突发事件舆论数据是舆情处置的依据

(一)处置突发事件舆情须关注官民两个舆论场的数据走向

官民两个舆论场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影响舆情处置工作,只有掌握清晰透明的舆评数据,才能分辨舆论,找到舆情处置的发力点和着力点,强化舆情处置针对性。遇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民间舆论场”先行,“官方舆论场”跟进。例如,2018年11月英雄联盟s8全球总决赛结束-后,“IG夺冠”话题冲上舆论塔尖,引发全面热议狂欢。11月3日-12日,在以微博、微信、APP为主的民间舆论场,“IG夺冠”曝光量累计超过4万篇,其中微博18668篇、APP15334篇、微信7670篇(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数据)。民间舆论场关注热点和话题焦点围绕着庆祝IG夺冠抽奖活动,分别于11月3日、6日、11日出现3个热度高峰。同一时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308篇)、《北京日报》(155篇)、光明网(128篇)等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对“IG夺冠”的报道关注点在于,要求理性认识、理解“竞技”与“游戏”之间的区别,要看到游戏产业带来的各种弊端。两个舆论场的不同舆论走向显示出民间和官方对“电竞”认识的差异,两个舆论场各说各话,甚至出现官民舆论对立的苗头。

(二)处置突发事件舆情须统合官民两个舆论场的舆评声音

突发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须重视以舆论数据为判断依据的舆评声音,准确评估官方舆论场引导的效用和民间舆论场关注的问题,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公众问题,引导民间舆论场向官方舆论场靠拢,实现官民两个舆论场的统一,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例如,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区发生公交车与私家车碰撞后公交车坠江的交通事故。事件发生1小时内,微博网友就发表了相关博文。有微博网友根据主观判断认为是“桥断了”,对地方政府给予负面评价;有微博大v参与“大巴疑是避让车辆”“女司机逆行”等信息传播,近84%的网友关注焦点在于事件归因,非理性情绪堆积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与官方希望舆论聚焦于救援工作的期待有所背离,直到28日晚官方发布信息澄清,民间舆论场转向关切救援进展。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为普通网友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地方政府发现民间舆论场偏离后,及时公布舆论数据和事实数据,在“自净效应”中逐渐消除疑虑、凝结舆论力量。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通过抖音、微博等多平台集中发布相关信息,引导网民关注救援进展,为相关单位调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争取了时间,确保官方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有力把握舆论风向,实现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统合。

三、实事求是:重视数据在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中的作用

(一)地方政府须对突发事件中的数据有正确认识

突发事件会引发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人们急于了解事件真相,了解处置进展,在传统媒体信息发布滞后的情况下,社会公众选择相信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辨真伪的信息。而传播技术发展使得“塔西佗陷阱”在社交媒体时代表现得非常明显。突发事件本身“突發”的特殊性,加剧了信息的不确定性,使得“塔西佗陷阱”现象更为突出,社会公众对真实数据信息的要求更为迫切。例如,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市政府召开了10次新闻发布会,每一次发布会都是地方政府对民间舆论场进行引导的努力,但地方政府在发布会中对很多问题避而不谈,缺乏能有效回应社会公众关切问题的数据信息,使得事实信息不完整、不透明,每次会后民间舆论场均予以负面评价,使得地方政府舆论危机更加严重。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处置突发事件舆情时,应认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必须以及时、准确的数据为基础,回应社会公众,正确引导舆论风向。

(二)用好事实数据,增强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说服力

突发事件舆情处置中,政府发布的信息是否具有说服力,是决定舆情处置的关键因素之一。信息的说服力源于政府公信力,也受政府发布信息中事实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发布信息中的事实数据要聚焦社会公众关切的核心问题。再以泉州港碳九泄露事件为例,在最初的官方信息通报中,地方政府回避了舆论高度关注的风险数据和损失数据,信息缺乏说服力,在官方信息缺位和自媒体不实信息双重作用下,社会公众产生恐慌并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导致地方政府后续通报事件处置进展时被社会舆论质疑。另一方面,政府发布事实数据时,要防范次生舆情发生。例如,2018年11月3日发生的兰州重大交通事故事件,地方政府以事实数据为支撑及时通报事故时间地点、事故人员情况、救援措施等相关信息,但未就事故路段道路基层设计致使安全管理难度增加进行说明。网友及记者翻查出《兰帅旧报》于2013年11月曾对该路段的道路设计和交通安全管理做过专项报道并列出统计数据,导致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交通安全管理提出批评,引发次生舆情,致使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初期发布的信息受到质疑。

虽然大数据时代给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合理用好大数据技术力量,能助力地方政府准确地判断突发事件舆情走向,更好更有效地把握舆论,使舆论场更加透明、健康。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数据突发事件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收益共享—回购联合契约下应对突发事件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