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钒
摘要:教育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针对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形式,进行严格的地域性地变革,这一教学方法的宗旨在于,与小学生心理需求与课程学习模式的适应程度上达到共鸣,把游戏精神当做教学切入点,把游戏化教学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全面落实小学生体育课程课改教学的革新重点,当然,在行动上要勇于创新,始终贯彻落实《体育课程学习与发展指南》,实现党的教育方针。本文我们将就小学生体育游戏化的课程设计内容为切入点,对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施手段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
认识到游戏理念适应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力地提升了教学效果,对小学生肢体协调和健康成长的促进有远大的意义,游戏化教学中游戏精神必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小学生在短短的体育活动中,去锻炼自我肢体协调性和能动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思考能力的进步,做到学习与体育游戏的结合。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现状
目前体育学科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学科,从刚开始体育作为一种学生的兴趣课,如今成为了与学生相辅相成的必修课程,也成为新课改重点关注的工作。但是许多体育教师不能清楚认识到新课改要求下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体育授课教育上,只是进行简单的教学,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小学生们只是被引导着做体育操和热身动作的练习。因此,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引发学生们对于体育和运动更深层的感悟。鉴于体育教学特殊的本质,为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趋向于游戏化教学是必然的。
二、有效改善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策略
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针对体育教学模式,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因此,完成小学生体育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就要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性地进行多角度的教育工作突破,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確定体育游戏化的课程主体
正确课程游戏化观念,才能正确的引导完成新课改要求,因此,更新体育课程游戏化观念,在课堂主体地位角度出发,把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设计到课程设置中,这才是开展好课程游戏化工作进程的基本要求,针对这点,教师们要不断研读《纲要》与《指南》,发现当前组织教学工作上的不标准,加之在体育教学中时刻关注与反思,始终把学生当做课堂主体,贯穿自由、自主、创造的游戏教学精神。另外,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善于跟随时代更新理念、转变教学策略,优化组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活动,摒弃传统的、单一化的教学与评价标准,开放性地发挥出小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化教学,恢复其学习的主体性,并优化调整组织工作,避免固化地设计体育教学游戏。
(二)丰富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资源
体育课程设计过程中,游戏化主题设定要考虑到发展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培养,并将其落实到体器材的选择运用中,来增加体育游戏化课程的趣味性,并以课程中游戏的实际作用和可操作性作为重点,总之,达到选择、设计、利用上的基本要求,力求游戏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同样具备开放性、多变性、探究性和操作性。当然,要颇为重视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多多变革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加强游戏趣味性,让小学生们在体育课程中接触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另外,教师们要灵活机动,顺应时代潮流,尝试利用多种实施游戏化课程手段,结合学生需求,追求达成教学目标,精制优选,编排游戏,发掘出游戏化体育教学在小学生个人发展中存在的潜在价值。
(三)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保证了游戏趣味性基础上,要在针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选择最为合适的游戏,例如,对于一年级学生,就要在体育游戏化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创编、改编游戏倾向于基本认知,例如简单的捉迷藏、跳跃性活动,针对年龄大点的小学生就要注重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多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力求做到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满足个体的需要,例如可以选择稍微具有挑战性的益智游戏和动作性大点的体育游戏等等。
三、结语
游戏化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着重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意,灵活生动,再利用游戏本质的优势,把体育教学活动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调动小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以及多感官感受敏捷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体育学习中,一面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还接受了优良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也更适合当前体育教学,游戏化体育教学也为他们未来的身体成长和学习道路奠定基础,促进将来他们个人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心珂.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2).
[2]李传辉.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5 (06).
[3]陈国才.核心素养视角下提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M].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20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