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琳
摘要:缺少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乏味的。同样,缺少问题的思维也是肤浅的。成功的数学教学是构建在不断提问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学生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够主动探究与思考,有了探索才能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反思如何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对于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及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提出问题,那么思维就像无源之水。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传统问答式的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方式确实可以保证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初衷,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养成从数学角度审视生活中的问题,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传统问答式的教学模式无疑背离了这一教学目标。因此,丰富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小学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教师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学生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保持继续学习的动力。
1.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他们不再一味地推崇教材知识,认为教材知识和教师讲解的内容都是正确的,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是一门启蒙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种数学知识,还能起到一定的创新驱动效果,这样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道路上才能创新。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的目标不再是培养循规蹈矩的传统人才,而是培养创新型的未来人才,问题意识在其中无疑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所处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不提出问题,不代表他们对于授课内容不存在疑问,可能只是单纯地不想提问题。如果学生无法感受到提问题的乐趣,那么他们必然会失去提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利用合理化的行为和语言,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喜欢提问题、主动提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很多教师会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一些轴对称的图片,这种授课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感,但是却无法激发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为此,笔者采用折纸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首先,笔者从网上搜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然后在课堂让学生利用卡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当这些美丽的图案呈现到学生面前时,他们的问题也会一个接一个的迸出来。“老师,你刚才折了几次卡片?”“老师,这些图案都是怎么剪出来的?”“老师,为什么这些图案两边能完全一样?”问题不断涌现,直接指向了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试想一下,如果笔者按照传统授课模式,只是单纯地播放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学生还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吗?因此,教师只有主动营造出一个适合学生提问的氛围,学生才会勇于提出问题。
2.教授提问技巧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傳统问答式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提问,而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生为本的背景下,教师要尝试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但是,并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提问,因此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1)提问的问题需要和课程内容相关。例如,在教学“除法”时,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加法问题;在教学“小数”时,学生提问整数的问题,这明显存在本末倒置的问题,无法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2)提问内容必须是自己不理解的。对于那些已经理解的题目,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可以不提问或者是课后单独提问,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对于那些和教学内容相背离的看法和观点要及时提问。例如,在练习过程中,解题思路和答案与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完全不同,此时就要提出质疑,将自己的解题思路与全班学生共同分享。无论所提的问题是否正确,都是一次和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经历,今后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因此,学生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掌握提问技巧,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要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问题意识。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