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文化视域下的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研讨

2019-09-10 09:13:23张远贵
广告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职业学校音乐教育

张远贵

摘要:目前,国内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占据重要地位,中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陶冶情操的基础上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如何开展音乐教育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意义出发,浅析职业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基于民族文化的角度提出音乐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文化;职业学校;音乐教育

职业学校在音乐教育中融合民族文化,对传承创新民族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便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当前职业学校展开音乐教育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不能有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一、强化民族文化教育的意义

不同民族文化和本民族和当地历史文化有直接关系,因此,音乐和民族文化两者之间有直接关联。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具备风格多样化和内容丰富的特点。在现代化时代快速发展中,教育和文化得到蓬勃发展,并实现了开放化。首先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文化与音乐特点,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民族自豪感。另外学生在接受音乐教学中,可以提升自身审美水平,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美、发现美。在民族音樂教育中,学生通过了解各民族文化情感与思想,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点和内涵,激发学习的兴趣。民族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民族音乐可以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准确表达情感,学生在接受民族音乐教育中,培养认识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在欣赏民族音乐时,强化学生感悟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民族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民族精神是民族重要品质,中职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后背力量,民族音乐作为民族精神文化主要构成部分,多样化的形式获取人们青睐,民族歌曲被赋予民族文化的色彩。

二、职业学校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忽视民族音乐文化

中职开展音乐教育阶段,更加注重西方交响乐,没有将我国民族音乐作为核心。大部分音乐教师在接受教育时主要是受到西方音乐培养,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擅长的领域,将我国民族音乐放在次要位置。这种情况导致传承民族音乐的步伐比较缓慢,甚至出现中断的情况。在教育经费方面没有大量的投入,导致在实施民族音乐教学时缺少教学设备,导致民族音乐成为中职音乐教育相对薄弱的环节。现阶段,中职学生主要是00后,这部分学生在新环境下长大,主要受到现代音乐影响与熏陶,更加喜欢R&B、摇滚乐,这种情况导致民族音乐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模式单一化

在选择音乐教材的过程中,选择我国民族音乐人数所占比例较少,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课堂讲解的方式比较呆板,教学方法传统化,这些因素成为抑制中职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因素。基于民族音乐教育,教师主要选择“先讲解,后欣赏”的方法,并没有加入创新元素,不能满足当前青少年的想法与追求。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传授理论性知识,比较乏味枯燥,导致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基于民族文化视域下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中可以从两方面出发,第一方面为“鉴赏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引入民族音乐当作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探讨,保证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讨论中结合教师专业的指导,促使学生了解并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经典歌曲《天堂》,这首歌不仅生动的体现出内蒙古草原的美,也体现了演唱者腾格尔对家乡的热爱,通过民族声乐的发声和蒙古族民歌长调,可以震撼人们的内心。《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中向人们展示了陕北的特色,通过独特唱法“秦腔”,将欣赏者带到陕北,并且通过歌词“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中,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

(二)丰富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视频和与歌曲相关的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注入新动力和新鲜的血液、比如教师在正式上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制作成短视频和PPT,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保证学生很好的掌握难点与重点,集中攻克学习。教师讲授知识点前,发挥多媒体优势和价值,播放代表性民族视频,例如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史,这种教学模式相较传统的讲授方法更便于学生接受。

(三)正确认识民族文化

中职开展音乐教育阶段融合民族文化,首先应该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音乐对于音乐教育重要性和意义,了解民族文化对于提升音乐教学水平价值。将我国民族文化放在音乐教育核心位置,合理安排课程与课时,最大程度为中职学生提供了解、学习我国民族文化的机会。在开展课堂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自身不了解的民族文化,从而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我国积累较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民族歌剧影响,民族文化更加趋向多元化。通过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并加以利用,能够实现民族文化和音乐教育高效融合,从而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柏汶.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7(18):187.

[2]尼洪涛.浅析多元民族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16(06):72-73.

[3]刘田田.基于民族文化视域下的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J].音乐时空,2014(17):78.

(作者信息:务川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职业学校音乐教育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4:07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7:24:30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