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升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44夏艳
广告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

夏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逐渐趋于完善,普及应用在各个行业,技术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因此,管理平台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对于学生们的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他们逐渐地加强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篇文章主要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策略提升

引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中最为常见的管理方式之一就是人工手段的数据信息,利用这种形式整理了高校不同层阶的教学信息数据,以便于数据收集。这种方式的数据收集劣势在于数据量大且过程复杂,另外,对于整理数据之后的查询也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我国数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在处理数据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所以很多高等院校都开始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得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其管理的水平,从而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发展。但就其信息化应用在教学管理来看,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发展中所需要面对的困难也在逐渐增多,故其管理模式需要优化。

一、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现状问题分析

(一)信息化管理普及度低

我国高校管理中普遍的管理观念都比较传统,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趋向于传统的管理教学,在平日的工作中也应用传统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工作者一般都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高校中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占据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随着新时代发展,其贯穿了整个教育管理。但就现阶段的高校教学管理来看,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比例较少,信息化的认知度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进步。

(二)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少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信息化的管理教育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没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大部分教育者仍采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为了高校能够更好地发展,一定要采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当前很多高校在行政管理中都采用两种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帮助管理信息化的受众范围。一种是聘请教师自主研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方式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发展周期长。另一种是相关主管部门开发信息系统软件,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实践的次数多,所以系统相对完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在使用高峰期时集中的访问会造成软件的崩溃,随之信息的供应会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

(三)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理想

在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中,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高校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以在人力资源的相关分配上没有引起重视,也就在相应部门岗位未有安置得力有效的人才,也没有对相关方面的人事做相应的培训投入等。同时高校大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仍处在简单的处理报表和文字演示,这样就造成了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应用效率低,使得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得到应用推广,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进度,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也非常不利。

二、高校应用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教学理念的改革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合理科学的理念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因此确立对高校信息教学管理改革的理念是一切问题的必要前提,而通过具体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活动对促进教学观念的改革极为重要。在现实中,高等院校教育主要是想对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进行培养,与此同时,还要让其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渐转变为新的教学结构组织,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学习教育中学生作为主体,使其充分发挥高校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营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加快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方式大概都离不开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课内不达标课外抢时间的模式,这些模式在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与素质教育相悖,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围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羁绊,让教师确立教改意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要加快高校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主要推进了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其发展成为符合综合能力的教学标准,所以高校教学课程安排就会充分展现信息化的特征。信息化管理下的高校课程安排明显的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其教学体系更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推动高校管理模式发展

在高校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现象,纸质材料的信息基本上已经全部被信息化技术所取代,使其所应用的电子化材料更加方便,高校管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很多高校逐渐的在用信息化管理替代传统的方法。另外,高校管理的整体體系更加方便,在信息化管理的支撑下可以实时掌握信息的收集,有利于各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流,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全面覆盖的管理模式。

三、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优化策略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

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充分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等,对所研究的对象各要素进行详细的汇总,以此作为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依据和平台。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和物理保障。进而在工作技能上,要求高校发展建设的基础前提要完善教学的管理体系,为了能够保障高校跟随时代脚步前进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提高信息化管理对于高校教学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认知到信息化技术应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校的管理理念要摆脱传统观念,要积极应用互联网等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合理安排高校教学活动和管理的工作。

(二)积极自主研发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在教学管理的建设和研发方面通常是由非本校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或者直接投入资金委托第三方全权负责,从根源以及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隐患,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高校过于依赖第三方。要想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得到发展,就需要积极发展人才,建立属于自己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完善信息化得管理体系。高校自主所研发的管理体系一定要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中的加大力度,激发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完善加强。

(三)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科技日益成为一切问题的决定性因素的当下,一切的竞争其实质都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对相应人才的培训是及其必要的。培训主要是训练人员如何应用信息化技术,使得教学和管理者都能适应发展需求,应用信息化技术更加的熟练。通过一定程度的培训,让管理人员更加地深入了解信息系统的操作,并且可以有效的解决信息技术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全力推动了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长远发展。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访谈会等方式进行信息化教学建设的意见建议收集,提高教学人员对于信息化教学的高度认知,从而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化教学在高等院校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进步,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明确了学生在信息化学习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管理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实操和思维能力,充分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让学生的知识结合信息技术,从而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炜.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J].科技风,2019(26):66.

[2]赵英姝,吴占坤.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提升策略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06):117-119.

[3]杨英.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作者信息:四川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移动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应用现状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21:25
基于ASP技术的实验室网站系统建设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00:30:06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考
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工”管理系统设计
国内高校信息化服务外包研究综述
软件导刊(2015年2期)2015-04-02 11: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