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本土文化资源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2019-09-10 07:22谭琼念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德育工作文化

谭琼念

摘 要:高中德育应该讲究实效性。文章以德育特色项目——“冈州‘仁’”文化为例,论述了“冈州‘仁’”文化的缘起、“冈州‘仁’”文化的涵义,并探究了用“冈州‘仁’”文化育德的做法,从而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本土文化;“冈州‘仁’”文化;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实施的德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未来成长,更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国家整体文明的发展。目前,我们的德育工作普遍还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弊端,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刻不容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要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家乡历史文化不是遥远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可触摸的存在。为此,我校尝试开展“冈州‘仁’文化”德育特色项目研究,对使用本土文化资源,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冈州‘仁’”文化的缘起

新会,旧称冈州,是一座有着近1800年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曾经与广州、潮州并称为岭南三大古州,是广东历史上文风最鼎盛的地区之一。新会学宫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自学宫建成后,便成为儒家思想在新会传播的起点,是儒家思想传播的载体。“仁”是儒家乃至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概念,孔子将“仁”看作是最高的道德范畴,因此,儒家“仁”思想在新会放光芒,是造就冈州人杰地灵的思想渊源。新会一中创办于1905年,是在清末光绪年间“废科举,兴新学”背景下由谭镳校长首倡和兴学立校的。从历史上看,新会学宫是新会一中的发源地,新会一中是对学宫在“体”上的继承。

二、“冈州‘仁’”文化的涵义

冈州“仁”文化的培养,简而概之就是引导学生“文以修身,学以报国”。希望一代代一中人能学习学宫儒家“仁”思想;能秉承冈州名人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人的思想主张,有“仁者之爱”、立“仁者之品”和求“仁者之学”;能乐观坚韧、至正至刚、兼济天下、德才兼备。

三、用“冈州‘仁’”文化育德

“冈州‘仁’”文化特色项目建设有三条主线,一是课程线,二是活动线,三是环境线。

(一)课程线

课程线,是指编著德育课程,有序运用本土德育课程育德。学校将挖掘到的“璀璨的冈州文化”中的名人、名篇和著名历史故事等,汇编成德育读本《少年志——仁者精神》,组织全校师生深挖陈白沙、梁启超两位大家的诗词作品,编写出校本教材《梁启超诗词选读》和《陈白沙诗选读》,共同构成一整套新会特有的挖掘本土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

德育读本共三册,分别从四个角度来进行思想引导。

1. 文化概览,“学”而爱乡

在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挖掘“冈州‘仁’”文化内涵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大家对新会及五邑地区名胜古迹、名人名家和民俗民谣等有了深入的了解。读本《少年志——仁者精神》的第一部分,就是对五邑本土文化进行概述,以期让学生概览优秀本土传统文化,真正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切身感受到本地文化的美好,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油然而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做到接纳并主动传承传统文化。

2. 以诗育德,以“文”修身

以“文”修身,文即文章,修身是指修养身心。文以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择善而从。新会文化名人很多,其中著名的名人有陈白沙、梁启超、陈垣等。由本校师生编写的校本教材《梁启超诗词选读》和《陈白沙诗选读》等,能引导学生诵读本地圣贤的诗书,让他们耳濡目染于圣贤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于仁者的道德大观之中,达到陶冶心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的“以诗育德”的效果。

3. 故事育德,以“学”报国

在新会侨乡这块热土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口口相传:南宋覆亡的崖门海战、抗战时期郑潮炯“卖子救国”、现代众侨胞捐助家乡建设等。德育读本《少年志——仁者精神》,收录了新会本土爱国爱家的故事,希望学子们在品读本土的爱国故事中,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报国觉悟。青年学生重任在肩,每次研读时,“少年强,则国强”的振聋发聩的豪言定然在耳边响起,使学生做到努力学习,担当起强国使命,真正做到学以报国。

4. 检视自我,以“学”致用

通过对德育系列读本的学习,学校还进行“冈州‘仁’”文化影响熏陶下的新会一中优秀学子介绍。通过展示杰出校友和优秀学子,激发学生以杰出校友和优秀学子为榜样,回顾反思自己、检视自己,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立志成才,奋发图强,学以致用,在祖国各领域各建奇功,报国荣校。

德育读本希望以多种教育方式将“冈州‘仁’”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学子们做到“文以修身,学以报国”,走出一批批具有“仁者精神”的人物。

(二)活动线

活动线,是指创造性地整合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育德。为传承“仁”文化的魅力与精髓,培养新时代的“仁者精神”,学校将德育活动序列化,有序开展“仁之礼、仁之志、仁之学、仁之美”系列德育活动。

1.“仁之礼”系列课程(活动)

(1)成长礼:举行“敬学礼、青春礼、成人礼”系列活动。

(2)孝道礼:每年举行“孝心之星”评选活动。

(3)女子礼:进行高中女生礼仪教育。

2.“仁之志”系列课程(活动)

(1)愛国主义主题教育:中国梦·我的梦系列教育、爱国主义主题班会等。

(2)励志系列活动:国旗下讲话、十八岁成人宣誓活动、高考100天动员会和高考50日冲刺动员会等。

(3)学雷锋讲奉献系列活动:一中校内校外义工服务队活动、青少宫科技讲解员活动、无偿献血活动等。

(4)巾帼之志成才教育活动:高中女生健康讲座、高中女生成才教育讲座、新会一中优秀女校友风采展示等。

3.“仁之学”系列课程(活动)

(1)学科教学活动:以“养仁传薪”引领学科科研教学活动,让“冈州‘仁’”文化渗透到各学科课堂学习中。

(2)科技节:围绕“仁者精神”开展科技节系列创新设计活动。

(3)研究性学习活动:围绕“养仁传薪”开展人文社科研究性学习活动。

(4)社团活动:以摄影队、辩论队、文学社等开展“冈州‘仁’”活动。

4.“仁之美”系列课程(活动)

(1)心灵之美系列活动:现场心理活动、心理电影鉴赏、心理主题班会等。

(2)艺术之美系列活动:书法比赛、摄影比赛、十大歌手等。

(3)语言之美系列活动:经典国学朗诵会、冈州“仁”文化分享会,辩论社、文学社活动等。

(4)运动之美系列活动:体育节、足球联赛、游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

(三)环境线

环境线是指利用学校内的环境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冈州‘仁’”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说到新会一中,有三大标志让学生毕生难忘。一是学校的仁面树,一是规模宏伟的风采堂,一是古朴典雅的新会书院。

走进新会一中这座历史悠久的百年学府,迎面而来的是笔直的校道两旁高大茂密的“仁面树”,校园内19棵“仁面树”郁郁葱葱。仁面树寓寄着一中人的精神追求,也承载着学宫“仁”文化。

风采堂这座规模宏伟、装饰华丽的的古建筑,是新会一中的图书馆。风采堂全称“余风采纪念堂”,原为“余忠襄公祠”,用于纪念北宋“风采第一,广南定乱,经略无双”的名臣余靖,始建于明末。正中悬挂匾额“风采堂”三个镶金箔大字,为新会明代大儒陈献章(白沙)茅龙笔书迹。

雄伟壮观又古朴典雅的新会书院同样是所有一中人的骄傲。坐落于新会一中校园“书院区”内的新会书院,是新会阖邑族群于民国初年筹建的合族祠堂。这样一座具有晚清岭南祠堂风格的建筑巨构,历经九十多载风雨,依然屹立在圭峰山下这块钟灵毓秀的南国土地上。

读懂新会一中的办学历史、读懂新会一中的建筑,读懂新会一中的“仁面树”,学子就能感受到新会一中的“冈州‘仁’”文化,受到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学校堅守“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下,在这种润物无声里,培养出一代代具有新时代“仁者精神”的“梁启超”“陈白沙”。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德育工作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谁远谁近?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