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飞红
摘 要:互联网教学是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获得熏陶;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成为课堂的主人。文章通过分析语文教学的现状,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打破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言文字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学习起来存在不小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妙用互联网,利用音频、视频、图画等形式,突破时空的限制,将抽象变为具体,为学生创设一种新颖、和谐、活泼的教学情境,打破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被局限于固定的地点、时间进行,较多语文教师忽视了科学创新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无法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多是以文字为主体,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严重制约了学生走出文本去联想和感受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只停留在文本的抽象感觉上,未能直观地获得对文本真实的感受。
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并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小学生处于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仍然以直观思维为主。那么,教师便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他们直观地去感悟文字,缩短与文本的距离,从而得到精神和思想的熏陶,突破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校应完善互联网硬件设施
完善硬件设施是打破语文课堂时空限制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具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是现代教学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知识的有效媒介。学校应该在支持教师科学创新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升级信息教学设备,让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使得课堂充满直观感,这样,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除此之外,互联网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不能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为满足点,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在家、社区学会学习,学会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超文本作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去预习。学生将文字与音频、图画、视频结合,通过自己动手搜集文本的背景资料更直观地获得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跨越时空去感受和领悟。在现代化设施的基础上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让互联网走进语文课堂
1. 利用互联网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封闭的,学生的学习被局限于某个地点、某个时间。然而,互联网教学打破了这种传统教学的局限,延伸了语文教学的时空。通过互联网教学,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上《颐和园》一课时,若是仅依靠短短的文本进行教学,教学质量会不甚理想。而笔者在上这一课时,会事先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关于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找出一系列的景点图片给学生加以赏析,理解颐和园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家文化遗产,使得语文教学不局限于教科书,如穿插视频、音频和图像,使教学变得更加直观形象,让静态的文字活了起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直观感受。又如学习《秦兵马俑》一文,了解兵马俑的特点是该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若只依靠教科书的几幅插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用到互联网了。上课时,教师将在互联网搜集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极大地拓展了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
2. 通过互联网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获得熏陶
互联网是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的重要媒介。语文教学中,可利用互联网的视频、音频、图像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领悟文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聆听、观赏,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感染和熏陶,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进行突破时空的无尽思索和联想。课堂教学要切合学生以直观为主的实际,利用感官刺激、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获得直接感受的体验,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容易从直观的感受中提高学习兴趣,这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教学时,应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流程,例如,在导入时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播放短视频,或者播放轻音乐,营造与文本相符的氛围,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在课堂快要结束时,也可以以视频、音频进行结尾,给学生带来更强烈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仅仅依靠文本和教师课堂上的口头表述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的。如果教师借助互联网搜集关于长城的相关资料,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搜集到的关于长城的纪录片进行放映,让学生切身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就能为学生带来深刻的感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结束前播放赞颂长城的歌曲,并组织学生进行大合唱,让学生切实感受长城的巍峨、壮美,让学生不只是停留在文本字面上的一种抽象的感受,而是能走入文本,突破时空限制,切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又如在教授《桂林山水》时,单单依靠口头讲述,学生是无法体会桂林山水的美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借助互联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所学知识。讲授之前,可让学生描绘桂林山水的画面,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想象,调动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接着,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从而深刻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借助互联网提升教学效果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妙用互联网,既充实学生的知识容量,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真正实现打破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的目标,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科技创新语文课堂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