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动机,丰富体验,完善结构

2019-09-10 07:22刘娜
关键词:小格刻度尺子

刘娜

摘要:《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的教学,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用分米和毫米作为长度单位是生活、生产的需要;其次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让学生准确地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此外要注意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理解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测量中灵活运用。

关键词:学习动机感知体验知识结构认识分米和毫米

一、课前思考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年级上册的“米和厘米”内容,有了一些相关的学习经验和初步的测量能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会到用分米和毫米作为长度单位是生活、生产的需要;其次要注意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让学生准确地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此外要注意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理解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实际测量中灵活运用。

具体而言,首先,可以用實际的测量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感觉有些东西用厘米来度量会不准确,要么多一点要么少一点时,就会产生想法,需要有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自然而然引出了“毫米”概念;同样地,当学生感觉需要有一个比米小且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起来才更方便时,就可以引出“分米”概念。其次,可以通过测量、观察、估计、画图、比画、想象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也就是说,不能只有抽象、离身的语言、符号表征,而要有更加具体、切身的图形、动作表征,以调动感官,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体验,从而强化表象,内化概念。最后,需要沟通毫米、分米和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的联系,从局部到整体,从旧知到新知,帮助学生形成可以迁移、延伸的知识结构。

二、课堂教学

课前,给学生小组准备1厘米的红色小棒、0.8厘米的黄色小棒、2.5厘米的蓝色小棒、1.2厘米白色小棒,教师用的大三角尺,1厘米、10厘米(黄色)、1米的无刻度的尺子;让学生小组准备5角硬币、20厘米的学生尺。

(一)认识毫米

师(PPT呈现图1)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

生尺子。

师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生可以测量东西。

师对,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在PPT中选出学生尺)今天,我们就选择一把我们最熟悉也最常用的尺子,来测量手中各种颜色小棒的长度。

(学生测量。)

生红色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用尺子去测量,红色小棒的长度正好和尺子上0到1的长度一样长,所以,红色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

师厘米是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尺子上只有0到1是1厘米吗?

生不是。1到2是1厘米,2到3是1厘米,3到4是1厘米……

师怎样用一句话说?

生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师其他颜色的小棒长度是多少呢?

生黄色小棒接近1厘米,不到1厘米。

生蓝色小棒2厘米多大概半厘米。

生白色小棒1厘米多一点点。

师你们说的都对,可是老师想要知道这些小棒的准确长度是多少。

生我知道黄色小棒的长度是8毫米,有些东西用厘米是测量不出的,会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这时就要用毫米。

师你说的毫米在哪里呢?

生0到1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生我还发现,每个大格之间都有10个小格。

师刚才小朋友们讲的1小格就是1毫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这1小格虽然很短,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你觉得哪些物体的厚度会是1毫米?猜一猜。

生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你们感觉这么多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等一会儿再来验证。现在,小朋友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能不能用它测量出刚才这些小棒的准确长度呢?

(学生重新测量。)

生黄色小棒8毫米,蓝色小棒2厘米5毫米,白色小棒1厘米2毫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时,同时用到了厘米和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PPT放大学生尺上的1厘米)仔细观察尺子。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交流。

生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

师我们数一下对不对,1,2,…,10。这是10个1毫米,就是1个——

生(齐)1厘米。

师刚才,有小朋友说一个硬币的厚度是大约1毫米。现在,我们动手测量一下硬币的厚度。

生5角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如果2个硬币摞在一起,它的厚度是多少呢?

生2毫米。

师几个硬币摞在一起是1厘米?

生10个硬币摞起来是1厘米。

师一个硬币厚度是1毫米,10个硬币厚度就是10毫米,这再一次验证了10毫米=1厘米。(稍停)再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

生数学书的厚度是7毫米。

生数学书的厚度是5毫米。

师请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生我是把数学书压紧测量的。

师然后,你是怎么读出7毫米的呢?

生我量的数学书占7小格。

师是不是数出几小格就是几毫米呢?我们用放大镜放大,看得更清楚,一起数一数是几小格。

生(齐)1、2、3、4、5、6。

师是几小格?

生(齐)6小格。

师那就是几毫米?

生(齊)6毫米。

师当然,我们在测量的时候,由于数学书的新旧程度不同,会有一点误差。刚才,有小朋友说一张白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现在,你来说说这样的感觉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

生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6毫米,但是绝对不止6张纸。

师没错。1毫米虽然很短,但是也比一张纸要厚得多哦。(稍停)生活中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时候,可以用毫米做单位。(PPT展示)例如,工人师傅在测量玻璃厚度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科学家在测量蚂蚁身长的时候,用毫米作单位;气象员在测量降水量的时候,也用毫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在“认识毫米”板块,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直接要求学生测量小棒的长度,既复习已有知识,巩固已有概念,又激发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进而借助学生尺的刻度,准确地引出毫米概念并沟通毫米和厘米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估计1毫米厚度的物体并测量5角硬币、数学书的厚度,从而丰富感知体验,建立毫米表象;最后介绍毫米作为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多种应用,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毫米的作用。]

(二)认识分米

师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实物和观察学生尺认识了毫米。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尺子。(PPT呈现图2)先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尺子长,有的尺子短。

生我们用的学生尺和老师用的三角尺上有刻度,另外三把尺子没有刻度。

师刻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学生尺上的刻度是0、1、2、3……20,三角尺上的刻度是0、10、20、30、40、50。

师单位呢?

生都是厘米。

师没有刻度的尺子也可以测量吗?

生可以。我们曾经用“身体尺”、铅笔盒、数学书测量过物体的长度,它们上面都没有刻度。

师没有刻度的尺子也可以测量出准确的长度,如几厘米吗?

生可以先用有刻度的尺子量一下没有刻度的尺子的总长度。

生还可以用有刻度的尺子给没有刻度的尺子标上刻度。

师你们都很聪明。不过,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比较方便,记住总长度即可,但是量起来可能不准确,尤其是几乎没办法量比尺子短的东西;第二种方法量起来比较准确,就是做一把有刻度的尺子,但是标刻度比较麻烦,有时可能没办法标。(稍停)你们每个小组也都有这些尺子。现在,请你选择一把合适的尺子,测量课桌面的宽。

(学生测量。)

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把尺子?课桌面的宽是多少?

生我们选择黄色的尺子。我们量过了,这把尺子长10厘米。课桌面的宽正好摆4把尺子,所以是40厘米。

师还有不同的选择吗?

生我们选择的是学生尺。因为学生尺是20厘米长,量了2次正好量完,所以,课桌面的宽是40厘米。

生我们选择的是三角尺,测出来也是40厘米。

生(补充)这个只要量1次,最方便。

师还有不同的吗?(稍停)你们为什么不选这把最长的尺子和这把最短的尺子。

生(手拿1米长的尺子)这把尺子太长了,中间又没有刻度,量不出有多长。

生(手拿1厘米长的尺子)这把尺子太短了。

师如果让你们用这把尺子量,能不能量出课桌面的宽?

生能。

师那为什么你们不选它呢?

生因为用这把尺子量太麻烦了:这把尺子长1厘米,而课桌面的宽有40个1厘米,要量40次。

师(指黄色的尺子、学生尺和三角尺)小朋友们集中选择了这三把尺子,感觉用它们量都比较方便。为什么用它们量都比较方便呢?其实,它们是有内在联系的。(指黄色的尺子)这是1个10厘米,看看学生尺和它有什么联系。

生2个小黄尺等于1个学生尺。

师也就是学生尺里有几个10厘米?

生2个10厘米。

师再看三角尺和小黄尺有什么联系。

生5个小黄尺就是一个三角尺。

师看来用10厘米作为一个单位,量一些东西时,会比较方便。因此,人们就给10厘米又起了一个名字——分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现在,请你在学生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指给同桌看一看。

生从0到10就是1分米。

师为什么说它是1分米呢?

生因为1分米=10厘米。

师学生尺上还有1分米吗?

生10到20也是1分米

生1到11是1分米。

生2到12是1分米。

生只要有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刚才我们都找到1分米了,你能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吗?

(学生画图。)

师(出示黄色的尺子)我想检验一下同学们画的1分米,能用这把尺子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这把尺子就是1分米。

师如果让你用手比画1分米,你会怎么比画呢?为什么这样比画呢?

生(边说边比画)这把“尺子”就是1分米,把它抽出来。

师我学会了。小朋友们一起来跟他学一学。(边说边比画)把“尺子”抽出来。这样我们的手就成了1分米的小尺。

(学生比画。)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生水彩笔的长度是1分米。

师如果不是正好,可以用大约。

生1张卡片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生1张白纸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

生1个纸杯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

师到底对不对呢?小朋友们可以课后验证一下。(稍停)生活中有这么多的1分米,老师也把很多个1分米的小纸条接在一起。数一数:有几个1分米?

生(上臺边指边数)1、2、3……10。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10个1分米就是10分米。再找一位同学来用米尺测量一下。

生(上台用米尺测量)是1米。

师同样的纸条,一位同学数的是10分米,一位同学测量的是1米,谁说的对?

生他们说的都对,只是用的不是一个单位。

师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那你觉得我应该在1米和10分米中间写什么?读一遍。

生1米=10分米,10分米=1米。

[设计意图:在“认识分米”板块,先让学生观察、比较长短不一、有无刻度的尺子;然后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尺子,测量课桌面的宽,从而感受不同尺子使用的方便程度不同,产生认同,进而借助10厘米的整体,引出分米概念,同时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和估测能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画图、比画、估计等活动,丰富感知体验,建立分米表象;最后沟通分米和米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将分米概念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生毫米和分米。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生厘米、米、毫米、分米。

师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我们把米平均分成10份,每1份又建立了1个新的长度单位,即分米;把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1份又建立了1个新的长度单位,即厘米;把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1份又建立了1个新的长度单位,即毫米。谁能将这几个单位从大到小排一排?

(学生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很好!我们学了这些长度单位,在生活中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量出不同物体的长度。

师选一个说一说。

生厘米,可以测量铅笔、橡皮的长度。

生米,可以测量人的高度、黑板的长度。

生分米,可以测量班牌的宽度。

生毫米,可以测量硬币的厚度。

师假如让你测量老师的一根头发丝有多粗,还用毫米吗?可以怎么办?

生把毫米再平均分成10份。

师你真聪明!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还会有比米更长的单位,比毫米更短的单位等着我们去研究。

[设计意图:在“全课总结”板块,一方面,帮助学生完善已有长度单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的实际作用,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此外,总结数学思想和经验,引导学生应用它们展开课后研究。]

猜你喜欢
小格刻度尺子
剪彩带
谁大谁小
谁大谁小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林小格,下一站春暖花开
测量三字歌
时钟就是尺子圈
安小格的夏天
尺子
在篱笆外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