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流行语的多角度分析

2019-09-10 04:55罗玉
关键词:咬文嚼字修辞流行语

罗玉

摘 要:流行语是对社会文化的记录和反应,具有语言、时代和社会价值。文章以《咬文嚼字》在2013—2017年评选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从音节数目、组合规则、修辞、来源和产生方式等角度切入,总结了流行语的特征:三音节和双音节为主,涵盖了所有的语法单位,修辞灵活,来源广泛,产生方式多样;并从社会环境、语言系统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流行语广泛传播的原因,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做了简要思考。

关键词:流行语;《咬文嚼字》;语言学;修辞;认知心理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能够反映和記录社会变化。这种信息时代的产物借由网络传播,不断扩大着它的影响范围,为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因此,多角度考察流行语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于每年的8月份开始评选流行语,本着三个基本原则——流行、创新、文明,通过征集、筛选、专家审核等步骤,确定并于同年的12月中旬发布本年度的流行语。这样评选出来的流行语,来自人民群众,结合了时事政治,经过了一年时间的检验,更加可靠。对此进行多角度考察,有利于把握近年流行语的发展态势和规律。

简单整理2013—2017年的流行语,共50个:

<F:\5.8\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4-p\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人文1904\图1904-025.tif>

一、语言学角度分析

(一)音节数目

“微XX”既可以是双音节词“微博”“微信”,也可以是三音节词“微小说”“微电影”,自成一类。剩下的按音节数目划分,分布如下:单音节流行语,如:“尬”“怼”,共2个,占4%;双音节流行语,如:“大V”“流量”等,共19个,占38%;三音节流行语,如:“中国梦”“有温度”等,共14个,占28%;四音节流行语,如:“洪荒之力”“不忘初心”等,共11个,占22%;五音节及以上的流行语,如:“主要看气质”“一言不合就XX”“可能XXX假XXX”,共3个,占6%。

可以看出,流行语多双音节词,符合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的现状。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可能是由这些词发展而来,也可能是多音节词缩减而成[1]。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体现了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表意的明确性。而多音节的缩略正是语言经济机制的体现,这样的语言简明达意,易记易用,使用频率自然高。

另外,三音节的数量紧随其后,是因为流行语本就是为社会服务。这些三音节选取关键语素,缩略而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使表达更加便利,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如:“高大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缩略。虽然现代汉语是以双音节为主,但是根据流行的语言特征来看,三音节的词语在逐渐增加。而四音节及四音节以上的也占一定比重,说明现在流行语正在逐步多音化,只要符合表达要求,为人们所接受,就能流行开来。

(二)组合规则

组合规则是语言学结构的根本关系之一。从这种结构关系来认识流行语,有利于了解它的语法规则[2]。语素组合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组合成句子,在这50个流行语中:

1. 成词语素共1个:尬:原为不成词语素,与“尴”表尴尬之意。现可独立使用,表“尴尬”。

2. 词共28个:中国梦、倒逼、逆袭、微XX、女汉子、土豪、奇葩、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任性、剁手党、网红、洪荒之力、工匠精神、侧供给、葛优躺、套路、共享、流量、油腻、怼。

3. 短语共15个:光盘、大V、点赞、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断舍离、脑洞大开、吃瓜群众、小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有温度、打call”

4. 句子共6个:你懂的、主要看气质、一言不合就XX、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蓝瘦,香菇”、可能XX假XX。

可见,这50个流行语涵盖了四个层级的语法单位,其中流行词最多,词和短语占比最大,高达82%,流行语素和流行句子比较少。一是因为流行语多用于口语,要求结构简单,少修饰,词和短语自然就成了不二之选。二是由于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是最不稳定的部分。社会的发展变化、事物的新旧交替都需要语言对此作出反映,在已有的材料和结构上产生新的内容,因而,流行语涵盖了所有的语法单位。

二、修辞角度分析

语言的使用,除了传递信息,还要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是表达效果准确鲜明,生动感人。修辞就是能使语言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的言语形式。对流行语的分析,也可以从修辞角度进行。

(一)比喻

即基于相似性的联想,从一种熟悉的东西,去感受认识另一种东西,助于理解。近年的流行语中,比喻修辞的运用占了很大一部分。

女汉子:指带有“汉子性格”的女性,拥有女人的外表和汉子的内心。

奇葩:本为褒义词,指“珍奇而美丽的花朵”,。现比喻特立独行,另类的人或事物,表贬义。

打虎拍蝇:惩治腐败的措施之一,用“老虎”和“苍蝇”分别比喻高层和基层腐败官员,。

断崖式:形容大幅度、猛势头的下行状态。

神器:“十大神器”是中国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现比喻某种新器物或高科技产品。

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理念。现在不局限使用主体的行业不限职业,把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都称作“工匠精神”。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先是把友谊喻作船,再补充“说翻就翻”的特质,以此表明友谊的不牢固。

(二)借代

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字,用和它相关的事物去称呼。

有以具体代抽象的,比如,“打虎拍蝇”用“老虎”和“苍蝇”分别代指高层和基层腐败官员。“老虎苍蝇一起打”,反映了党中央对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既形象又深刻。

还有以特征代本体的。比如“流量”、“吃瓜群众”和“油腻”:

流量:本指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对于粉丝基础大,人气高的明星,能为与之相关的事物带去高点击量和关注,创造高流量,带来价值。因此,娱乐圈逐渐用流量指代粉丝多、人气高、影响广、商业价值大的明星。

吃瓜群众:吃瓜群众:人们看热闹或闲聊的时候常常会磕瓜子,所以用“吃瓜群众”指代只围观不发言的网民。

油腻:用来描述某些中年男子现状。这些男子随着年纪的增长,身材开始走样,不修边幅、谈吐不文雅,整体让人感觉十分油腻。

(三)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让读者对此产生深刻印象。如“洪荒之力”,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小说《花千骨》中写到了洪荒之力,意为一种妖神之力。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采访中,中国选手傅园慧说到“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表明对比赛结果很满意。自此“洪荒之力”广为流传,一指已用尽全力做某事,二指超乎想象的巨大力量。与此相似的还有“脑洞大开”等。

(四)谐音

萌萌哒:正常的说法应该是:萌萌的。“萌”即可爱,重叠使表达效果增强,为很可爱的意思。“哒”谐音“的”,读dā,常用于卖萌的语句当中,比如“好哒”、“是哒”其实就是“好的”、“是的”。重叠加上谐音,可爱效果双倍升级,俏皮风趣。

“蓝瘦,香菇”出自网络上的一段视频,是“难受,想哭”的谐音。视频的主人公是广西南宁一小伙子,原本想表达失恋后的心情“难受,想哭”,说出来却成了“蓝瘦,香菇”,让人哭笑不得。这是因为在广西状语中,没有送气音和翘舌音[3],小伙子的普通话受方言语音影响,“受”成了“瘦”,“哭”成了“菇”。实时视频没有字幕没有第三方解说,观看的人只能依据语音辨别话语内容,原本悲伤的“难受,想哭”变成了幽默感十足的“蓝瘦,香菇”。

(五)反语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小目标”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4]。字面意思的“小”,却是普通人难以触碰的“大”,具有讽刺意味。

总之,修辞让流行语更加生动形象,加深了人们对流行语的理解和印象,易用易懂,对推动流行语的流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来源和产生方式分析

从来源来看,这些流行语有的反映了社會热点事件,如:中国梦、光盘、倒逼、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失联、获得感、互联网+、洪荒之力、工匠精神、侧供给、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等16个,表明了大众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关心和认可,以及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有的为原本小众的表达方式,通过报刊、网络等渠道流传,引起共鸣,从而流行开来;还有的则是跨域使用的方言,如“怼”,原本为河南方言,表示收拾、冲撞。现主要指用言语进行攻击,表达对他认观点或行为的反对。

下面,从产生方式上作进一步分析。

(一)新造词语

这类流行语是运用汉语固有的语素和语法,创造出来指称或描写新概念、新事物、新观念的词和短语,共25个:中国梦、微XX、女汉子、点赞、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断舍离、失联、高大上、萌萌哒、获得感、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小目标、一言不合就XX、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侧供给、葛优躺、“蓝瘦,香菇”、有温度、可能XX假XX。

(二)旧词新义新用

这类是汉语旧有的词汇,由于产生了新义、新用法、新色彩而重新流行起来,共16个:

光盘:一种提倡节俭的行动,吃光盘中餐的意思。

倒逼:经济领域中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习近平、李克强等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使用,提升了这个词的流行度。

土豪:本义指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后来引申为暴富的文化素质不高的人,也指喜欢炫富的有钱人。

顶层设计:系统工程学概念。现指的是政府的“战略管理”。

宝宝:用来自称或称呼对方,给人亲切可爱之感,拉近交际距离。

任性:原为贬义词。如“任性妄为”。现引申出“率性”之义。

套路:原指编制成套的武术动作;也指成系统的技术、方式、方法等。后引申指经过精心编制的、用来迷惑人的说法或做法。

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不忘初衷。它在2017年成十九大主题的关键词之一。

砥砺奋进: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指磨炼。砥砺奋进,即在磨炼中奋勇前进。在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中,“砥砺奋进”准确概括了我国以往五年的成就,生动地描绘了中华民族的形象,迅速流行于各类媒体上。

共享:本义为共同享有、享用。现指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技术的一种新经济模式。

奇葩、神器、工匠精神、流量、油腻、怼和尬等也属于这类,其意义在前面已做了说明。

(三)外来词

包括日语借词和意译词,一共5个:“逆袭”借自日语“逆襲ぎゃくしゅう”,表达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颜值”源自日语“脸”的汉字,指人物容貌;“脑洞大开”是由“脑补”发展而来,“脑补”是日本动漫用词;“新常态”是英语“New Normal”的意译;“创客”同样译自英语的“Mak-er”。

(四)字母加汉字词或符号

大V:指微博平台上粉丝众多,通过官方认证的用户,其名称后会有一个V,通常是话语权威者。

互联网+:互联网加各个传统行业之义,+为加。

打call:随音乐节奏,用挥舞荧光棒等方式与台上的表演着互动,进入我过后,也用来表示对某人、事、物的支持和赞成。

在这五年的流行语中,从来源看,来自社会事件的词有16个,占32%;来自媒体网络的有33个,占66%;来自方言的有1个,占2%。可以看出,流行语来源广,且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从产生方式看,流行语产生方式多样:新造的有25个,占50%;旧词新义新用的有17个,占34%;外来词有5个,占10%;组合词有3个,占6%。其中新造词语数量最多,旧词新义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四、形成原因

综合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流行语之所以流行,可以从社会环境,语言系统以及认知心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环境

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这个外部的客观因素。

1.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变化,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新思想等不断产生,需要语言中的词汇对此做出反应,这样就催生出了许多语言现象,这是社会变化促使语言变化的必然结果,而这些流行语正好满足了语言使用的需求。

2. 在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大量外来词开始涌入并为人们所接受。开明繁荣的社会也使的一些旧词得以复活,产生新的用法。

3. 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活与网络紧密联系。网络不仅受众面广,而且传播速度快,网络媒介加速了流行语的流行。

(二)语言系统

1. 经济机制。它是体现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一种经济、简省的手法,要求词汇系统对成员的形式和数量进行精简。缩略、借代等都是语言的经济机制在起作用。另外,语言交际要求表达生动活泼,避免重复呆板。使用外来词语有时可以达到这个语言交际目的[5]。流行语的音节特征正符合了这一机制。

2. 类推机制。类推是一种经常制约着语言运用的机制,它提高了流行语的使用频率和应用范围[6]12。如“微XX”,当今社会已进入进“微时代”,“微”成了一个时尚语素,生活中出现了一批以它命名的新事物,如微博、微信、微新闻、微电影等。再如“萌萌哒”,衍生出了“XX哒”的用法。借助这种机制,流行语可以产生新词语,并且不断被复制、应用到各种场合和范围。

3. 组合、聚合关系。语言的组合关系直接导致产生了新形式或是新用法的流行语;聚合关系则是影响了成族群产生的流行语。如“一言不合就XX”“可能XX假XX”,

(三)认知心理

语言认知心理是流行语得以流行的主观因素。

1. 避繁趋简。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在传递信息时追求省时省力。因此,在不影响交流的前提下,人们尽可能地以高概括性、简短性的语言形式来表示和指称事物、概念和现象。双音节为主,三音节紧随其后的流行语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2. 追新求异。不只是事物,人们对语言的使用也存在喜新厌旧。而语言中的新词新语、旧词新义新用、超常搭配等,正好满足了语言使用者求新异的心理,能增大自身被使用的可能,提升使用频率。

3. 从众从优。“众”是大众时尚,“优”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优越。从众从优,即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大众时尚以及地位优越的言语社团看齐的认知心理[6]245。

避繁趋简和追新求异的认知心理使得一部分人选择使用简洁且新异的言语表达方式,从众从优的心理又使得剩下的人不甘落后,纷纷模仿。于是,这些表达方式开始被大范围地使用,成为流行语。

五、结语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反映时代信息和社会观念的符号。流行语这种词汇现象,能敏感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们,在一个时期之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反映社会的变化。文章以《咬文嚼字》在2013—2017年共五年所评选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为例,从音节数目、组合规则、修辞、来源和产生方式等角度切入,分析了流行语的特征,总结了流行的原因。流行语是对时代的反映和记录,它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具有时代、语言和社会价值。但从长远来看,每一個流行语在度过它的繁荣期之后,生命力能够持续多久,最总的归宿走向何处,只能交由时间来作检验。

参考文献:

[1] 朱蓉.外来表音成分语素发展过程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22.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3.

[3] 孙若红,曲艳娜.网络流行语的语义韵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49.

[4] 王欢.模因论视角中的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变异研究[J].文教资料,2018,(1):45.

[5] 周刚,吴悦.20年来新流行的日源外来词[J].汉语学习,2003,(5):72-78.

[6] 杨文全.现代汉语[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咬文嚼字修辞流行语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2015年十大流行语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