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贞婕
它们在你方寸几里的距离里,快要越走越远了。你还抓得回吗?
他站在吊脚楼上,推开漆迹斑驳的雕花木窗,眼睛越过窗沿伸出的木樨叶片,望向远方隐隐迢迢的山峦。满眼是初放芽的绿,一眼要滴进他的心里。
只剩半月就是清明了,还是这么安静,只有风声,柔和婉转得像幼年哼过的小调,声声动情,句句戳心。
那时候,若是那时候,怎么会是这般光景?他的眼睛突然涩起来。
若是那时候,哪里还静得下来?采茶的人大概早已上山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头上裹着不同颜色的印染巾子,腰间是楠竹细签子编好的竹篓子,嘻嘻笑笑间食指并着中指圆滑抡过一圈手心就是一大把嫩芽。
那小芽儿真是漂亮啊,两片纹理清晰的叶片中间夹着布满白色细小茸毛的毛尖,茎末的翡翠色快要能掐出水来,那就是清朝年间的土家贡茶佷山春啊。
短暂的休息时间,大家就一起找块阴凉地,摘片芭蕉叶下来扇风,年轻的姑娘小伙们还要对一对山歌。
“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年年常做采茶人,妇姑烘焙终朝忙……”他轻轻地哼起来,又想起第一次遇见老伴时的样子来,真真是人比花娇,歌比泉甜。
他呢,也要在放工后急急地赶往合作社炒制茶叶,一晚上不眠不休,全靠一杯浓茶提神。
可是现在,全都没有了。
近年来喝茶的人越来越少了,佷山春又不是碧螺春铁观音一般的名茶,更是无人问津。它们在方寸几里的距离里,快要越走越远了。
合作社的负责人先后辞去职位,跟着新来的矿长单干去了,收茶加工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他的炒茶技艺无处可用。乡亲们执意采摘,运气好能赶上时候送到邻乡去,运气差的时候,那些茶叶就只能堆在家里,一点点蔫儿了,最后失去水分成为一堆废物。
于是,坚守的人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半个月前,大队上来人,说专家勘测出来山里有矿,村里做主把土地使用许可证给开矿的人了。也就是说,这片生长了几百年的茶园,也要没有了。
手指龟裂、腰背佝偻的他什么也做不了。佷山茶园的佷山春,再也没有茶了,他守不住,只能随儿子进城了。
“爷爷,喝早茶呀,我给您泡了您最爱的佷山春。”他听见小孙女在叫他。
他点了点头,慢慢挪到椒木桌边。并不精致的粗瓷杯子,蓝色的印花雀儿已看不太清,些许茶沫漂浮于表面,淡绿液体在白色包围中颤颤巍巍。他小小抿一口,眉头皱起来。
“娃娃,你这茶泡得不好,太淡了。”
“爷爷,这次我把水烧开了的,一次性泡好,没把水加多。”
“娃娃,过去的老人说了,一道水,二道茶,第一道的水一定要滤走的。”
“可是爷爷,咱们几个农村人,至于这么讲究吗,高雅的东西咱也不懂啊。”
他战栗了一秒,随即理了理衣襟,严肃地望向自己的小孙女,缓缓地开口:“娃娃,我们品茶,并不一定要有那么高的标杆啊,茶是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根啊,我们土家人种了几辈子的茶,并不仅仅是为了那一点小钱,还是为了守住咱们这一脉的根啊。你不会制茶,可这最简单的泡茶法,你得会。”
许是看到他严肃的表情,小姑娘重重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收拾东西。
要走了啊。他重重地叹了口气。
今年没有雨前茶,从此以后,也不再有佷山春了。坐在车里,他执拗地盯着远处的佷山,生怕错失了一点。
他这一生没有念过书,出生在佷山,长在佷山,唯一能让人铭记的只有他高超的制茶技艺,他不懂所谓茶道,不曾知道茶圣陆羽,他只知道自己或许应该抓住什么,抓住他与这片土地唯一的联系,那是一棵植株,那是他的根。他要离去,要拔去自己的根了,身离土壤,抽丝剥茧,痛不能忍。
它们在方寸几里的距离里,快要越走越远了。
“等一等!大爷,您留下来吧,今年佷山春被评为三峡十大名茶了,政府说要大力发展咱佷山的茶文化,正需要您这样的制茶师傅呢!”一个年轻人急急地敲打着车窗喊道。
他急不可耐地催促儿子摇下车窗,一猛子伸出手抓住年轻人,“你是说真的?”
“是的啦大爷,刚刚村里开会通知的,村支书让我一定要拦一拦您。”
他的眼睛眯起来,厚重的嘴唇上扬,眼角皱纹挤成一团,鬓角流过河川。
远处山峦依旧隐隐迢迢,鸟鸣声悠悠,风声热切回响,空气里有早金栀的香味浓烈扑进怀里,但一切,一切都不如,不如那片茶绿色。
它们在方寸几里的距离里,快要走远了,还好,抓住了。
“大爷,还走吗?”
“不,不走了。”他热切地望着他的佷山茶园,连气息也紊乱。
茶是中华的根,佷山春是他的根。
这些事物这些情感久而久之长成藤蔓,千丝万缕缠绕心底,也许长不成树,也开不了花,岁月在长,它们就随之攀援而上,即使走得酸楚,也从冰天雪地里绽放出绿芽,让一生都充满生机,不再荒芜。这才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他的小孙女抬起头看着爷爷的微笑,心中也愈发坚定。
她会努力学习的,会把爷爷所坚守的东西继续珍惜,她会告诉所有人,茶是她的血液,是她的灵魂,也会告诉所有人,这有些微苦却茗香的东西,真的很好喝。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的漫长时光,步步坎坷艰苦,但回味时恰有甘来。她坚信它的流传,像坚信太阳照常升起。
它们在方寸几里的距离里,快要走远了,还好,抓住了。
指导老師点评
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含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茶相关的一切,构成了我们熟知的茶文化。宜昌因其独特的地域条件,成了茶树的发源地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峡茶叶渐渐走向产业化、品牌化生产经营。作者敏锐地发现了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具有传统制茶手艺的老一代茶匠受到了冲击。文中,作者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描写细腻地展现了人物从失落到重获肯定、重拾信心的转变过程。清新而精当的颇富地方气息的环境描写也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爷孙俩的对话让茶文化的传承也有了具体的印证。全文构思独特,叙述完整,缓缓道来,先忧后喜,三峡土家人对茶及茶艺的深深眷念盈满字里行间,还有新时代对传统手艺的认可,也让读者对未来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充满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