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特殊句式例谈

2019-09-10 07:22王树人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互文语序古典

王树人

何谓“特殊句式”?“特殊句式”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或韵律的需要不按常规语法安排的诗(词)句。经常阅读古典诗词的人都知道,古典诗词中的一些句子如果按常规的语法安排去理解,可能会不解其意。因为这些诗句打破了常规,另辟蹊径,有悖语法。因此,掌握古典诗词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对于我们阅读学习古典诗词是大有益处的。下面,把古典诗词中的三种特殊句式结构做个分析,供读者参考。

一、倒装

“倒装”亦称“颠倒”,即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是最常见的。品读古典诗词时如果不把这样的句式分辨出来,就会影响对句子的理解。一般来说,“倒装”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倒词。诗词中,经常会出现几个词语的倒置使用。这种倒置在诗词的内容上没有什么作用,但在形式上却可以改变诗句中词与词表面的语法关系。因此,我们把这种打破常规词语顺序的倒置用法称为“倒词”。例如:①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其二)中的“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正常语序应为“听猿三声实下泪,奉使八月虚随槎”;②唐代岑参《逢入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正常语序应为“东望故园路漫漫”,把“故园”和“东望”倒置,是为突出对“故园”(长安)的无限思念之情。

另一类是倒句。倒句,俗称“倒装句”,大多在两句之间变化。例如:①北宋周邦彦《苏幕遮》中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是“梦小楫轻舟,入芙蓉浦”的“倒装”;②南宋李清照《永遇乐》中的“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是“谢他酒朋诗侣,来相招,香车宝马”的“倒装”,等等。另外,按语法关系分类,“倒装”的形式有: ①主谓倒装:如“城阙辅三秦”(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正常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②动宾倒装:如“清辉玉臂寒”(唐代杜甫《月夜》)的正常语序应为“清辉寒玉臂”;③因果倒装:如“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唐代杜甫《晴二首之一》)的正常语序应为“知湖外草碧,见海东云红”;④状语后置:如“僧敲月下门”(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的正常语序应为“僧月下敲门”;⑤定语后置:如“停车坐爱枫林晚”(唐代杜牧《山行》)的正常语序应为“停车坐爱晚枫林”。

二、列锦

所谓“名词并列”,是指把几个表示事物、景象的名词并列在一起,构成一句诗(词)。例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是用九种意象并列构成的。这九个体现意象的名词,虽然没有动词将其连在一起,但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就可以将九种不同的景象巧妙地组织进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愁思。对这样的诗(词)句的理解,是无法通过语法分析实现的,只能借助想象和联想,把名词所代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面,从而创造一种意境,借助意境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

再如:南宋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诗各以三个名词构成工整的对仗,以典型的時间、典型的地点、典型的战备描绘出一幅浩浩荡荡的出师图,语言十分凝练,两句中没有一个动词或虚词勾连点缀,却显得顿挫有力,并渲染出悲壮气氛,刻画了庄严肃穆、威武雄壮的军旅画面,也使作者早年的雄心壮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上述这种完全用名词并列组成的诗(词)句,实质上是将句中的动词隐去,从而造成一种意象上的跳跃。这种跳跃不仅使诗句变得精练隽永,而且更加含蓄有味,其艺术意义主要有三点:首先,这种句式因为纯用名词组成,因而非常有利于展现画面。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两句诗可分解为十个景物的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一字一词组合在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将短语巧妙罗列在一起,写出了诗人的羁愁和野外的景况。其次,这种句式虽然隐去了动词,但在名词和名词之间,我们仍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动词效果的存在。诗人将动词隐去,是因为这种句式可以形成一种诗意的跳跃。例如“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宋代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两句中,各有三个诗意的跳跃,在这种诗意的跳跃中,让诗句的意象更丰满。第三,由于意象的跳跃,扩大了诗句的容量,因而在这种句式中往往蕴藏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例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代马戴《灞上秋居》)两句,字面虽无愁苦之言,但从中却深深透露出天涯孤客的孤独和凄苦。

三、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形式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另一种形式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古典诗词中的“互文见义”是不胜枚举的。例如:①《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迢迢)而明亮(皎皎)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②《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帖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③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其中“下马”与“在船”互文见义,是共同行为,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如果理解成“主人下了马,客人留在了船上”就错了,因为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④唐代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其中的“秦”与“汉”互文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⑤唐代杜牧《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其中“烟”与“月”互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另外,互文除上述两种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东西左右”即凡指“四周”。由此可见,在表达效果上,“互文见义”的句式,既可以使句子整齐、押韵,还可以使语句简约,避免重复叙述,也可以使表达的内容圆满而富有亲和力。

(责任编辑 / 胡  璐)

猜你喜欢
互文语序古典
互文
传统诗文中的互文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互文与中学语文教学
说说“互文”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