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四)

2019-09-10 07:22王耿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钢索天地间侍者

王耿

编者按 2019年起,部分地区的新高一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教材“课内外读物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段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谈劝学”“谈宁静”“谈图强”“谈快乐”)、“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谈过错”“谈定位”“谈责任”“谈沟通”“谈言语”)、“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谈忠诚”“谈信誉”“谈正直”“谈反省”),分4个系列共100讲,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掌握国学知识。愿广大高中生朋友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就美好的未来!

宁静自得

[经典重现]

天地间真滋味,惟①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②,惟静者能看得透;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③。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惟:只有。②机括:事物的关键。③题得破:品评得出来。

[作家小传]

吕坤(1536年10月24日~1618年7月24日),字叔简,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吕大庄人。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呻吟语》《去伪斋集》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

[经典解读]

译文  天地间的真滋味,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品味得出来;天地间事物的关键,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看得透彻;天地间的真情景,只有心里宁静的人才能品评得出来。

核心密码  宁静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气度,由修炼而得;浮躁是做人的大忌,是修养的大忌,是事业发展的大忌。浮躁的人大多急功近利,只知眼前,不见未来。

[经典啟示]

浮躁者品不出天地间真滋味,浮躁者识不破天地间真机括,浮躁者题不破天地间真情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这天地间的美好,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领悟到别人所无法领悟到的真理。

知足常乐

[经典重现]

造物有涯①而人情无涯,以②有涯足③无涯,势必争,故人人知足则天下有余;造物有定而人心无定,以无定撼有定,势必败,故人人安分则天下无事。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涯:限度。②以:用。③足:满足。

[经典解读]

译文  创造事物有限度,人的欲望没有限度,以有限的东西来满足无限的欲望,那一定会出现争夺,所以每个人都知足了天下就会有剩余。造物有定数而人心不安定,以不安定的人心来摇撼有定的造物,一定会失败。所以人人安分守己,天下就会无事。

核心密码   不羡慕别人所拥有的,也不嘲笑别人所没有的。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经典故事]

死亡钢索

二战时期,在德国东部布痕瓦尔德纳粹的集中营,有一种独特的死刑执行方式。在集中营附近有一座埃特斯山,山间有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峡谷上拉起了一条钢索。在死囚行刑前,看守就押着他们来到峡谷,对他们说,谁能赤手空拳爬过钢索,谁就能获得自由。

一名男死刑犯爬着,坠入了深渊,两名,三名……十名……三十名,无一例外。这也是看守人员敢玩这种“死亡游戏”的原因所在,因为这根钢索足有2公里长,这些囚犯已被折磨得够呛了。

然而,到底出现了一个奇迹。

一天,纳粹看守又押来了一个死囚。这名犯人爬过约三分之一时,两个行刑人员就开始喝酒聊起天来。只因为爬钢索的是一位叫艾米丽的女子。他们想,连男犯人都没有一个能爬过去,就更别说这位瘦小羸弱的女子了。

女子约爬过一大半时,一个“谨慎者”对同伴说:“奇迹会不会发生在这个女子身上?”同伴连连摇手说:“不会的,我们只管喝酒聊天。”“谨慎者”到底害怕女子成功爬到对岸,他们会受到上司的责罚,喝得醉眼蒙眬的他于是向女子开了枪。

此时峡谷中的雾越来越大,连女子的影儿也看不到了。艾米丽终于成为第一个逃过死亡魔掌的人。

研究人员认为,艾米丽能爬过钢索,是由于她内心的宁静。男性囚犯开始时并不将钢索放在眼里,再加上求生心切,一到钢索上便拼尽全力爬动,终于体力不支,不得不绝望地松开求生的手。艾米丽则缓缓爬动,一开始就能做到爬一会儿,再伏到钢索上闭上眼睛歇息一会儿。没有包袱的“羸弱”者反倒能让内心获得宁静。“心轻者上天堂”,内心宁静者也就能避开地狱,到达生命奇迹的彼岸。

[经典启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人生都各有安排,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殊不知别人也在羡慕你。有这样一首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然后活到90岁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

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

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

一切都准时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仁者乐山

[经典重现]

子曰:“知①者乐②水③,仁者乐山④。知者动⑤,仁者静⑥。知者乐,仁者寿⑦。”

——《论语·雍也篇》

注释   ①知:读作zhì,智慧。②乐,读作yào,喜悦,喜欢。③水:《说文》“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即平度的标准。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的属性。字形像众水同流,中间的一竖“|”表示藏在水中的微阳气息。这里指流水。④山:《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即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之形。这里指高山。⑤动:《说文》“动,作也”,即起身做事。这里指随时考虑为百姓做事。⑥静:《说文》“静,审也”,即自审内省。这里指时时刻刻内省自审。⑦寿:《说文》“寿,久也”,即活得长久。这里指声名长久。

[作家小传]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经典解读]

译文  孔子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核心密码  智者乐水之智,仁者乐山之德。

[经典故事]

高僧的智慧

寺庙里,老和尚手持一把扇子悠然自得地摇着,一群小和尚围着他席地而坐。

小和尚问老和尚道: “师父,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高僧、智者啊?我们都想做高僧,做智者呢。”

老和尚面带微笑地望着这群小和尚,说: “达摩祖师有一大群弟子,其中三弟子和小弟子两个人最受尊敬。有一天,达摩祖师让这两个弟子下山去云游四方,普度众生。两名弟子欣然答应。三弟子下山后一直默默无闻地帮助着别人,只要别人有需要,他都绝不吝啬。而小弟子则不一样,他每隔半年就跑到深山里去一趟。于是,很多人都认为小弟子喜欢偷懒。二十年过去了,达摩祖师圆寂了。他的弟子们都继承了他的遗愿——行善助人,普度众生。这时,三弟子的名声早已盖过了小弟子,在所有弟子中最为响亮。又过去了十年,三弟子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别说帮助别人,甚至连自己都需要人照顾了。这时,大家忽然发现身边助人的年轻僧人越来越多了,且都有一个习惯,每隔半年就要跑到深山里去。于是,众人就想到了那名小弟子。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年轻僧人都尊称那名小弟子为师父。”

說到这里,老和尚问道:“知道人们为什么尊称达摩祖师的小弟子为高僧、智者了吗?达摩祖师的小弟子跑到深山里又去干什么了呢?”

“去教弟子啦。这些弟子在他老的时候都能继续帮助别人啦。”小和尚们说。

“这不是主要原因。”

“那主要原因是什么呀?”小和尚们眨着眼睛,问老和尚道。

“达摩祖师的小弟子跑到山上,是去休息了,去寻找快乐了。真正的高僧,真正的智者,应该懂得休息,懂得追求快乐。一个僧人,连自己都快乐不了,休息不好,就是没有度好自己。既然连自己都没有度好,又怎么去度人呢?所以啊!做个真正的高僧,首先应该先度自己,再度别人。”

老和尚说完哈哈大笑,小和尚们也笑了。大家感觉:这一刻,自己也仿佛成了高僧。

[经典启示]

水是智慧的,是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所到之处,地美土肥,万物茂密生长。水在流淌的过程中不论经过何种地势、地貌,总是能灵活应对,不急不躁。因此,在智慧的人看来,水也是智慧的,是灵动的,是敏锐的,是积极向上的,是豁达恢宏的。因此智慧的人喜欢水。并且智者好动,智慧的人自身在生活中也像水一样充满活力,且不论遭遇什么,智者都能从容应对、妥善处理,洞悉所有烦恼缘由,因而能快乐常在。

山是仁德的,山以慈爱之心观世界,以仁爱之心孕育世间万物,它总是无私给予。因此,仁德的人喜欢无私奉献而不求回报的山,并会以山之厚德激励自己“德润身”“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因此,仁德的人长寿。

致虚守静

[经典重现]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②。夫物芸芸③,各复归其根④。归根曰静,静曰复命⑤,复命曰常⑥,知常曰明⑦。

——《道德经》第16章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尽量使心灵达到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虚”“静”,即心灵应该保持一种没有心机、没有成见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消除了利欲的引诱和外界的纷扰而得到的心灵的空明宁静。②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了它的循环往复的规律。作,生长、发展、活动;复,循环往复。③芸芸:纷繁、茂盛的样子。常形容草木繁茂。④复归其根:回归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即回到自然的本性。根,这里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⑤复命:复归本性,这里指回到虚静的本性。人性本是虚静淡泊的,因后天的种种欲望使心灵被扰乱了。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是由“道”所产生的,因此它们回归本原便是回到虚静的状态。⑥常:指万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即守常不变的永恒的法则。⑦明:事物的运动变化都依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则,对这种规则的认识,就叫作“明”。

[作家小传]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厉乡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经典解读]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限,使生活清静无我,坚守不变。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因此观察到了它循环往复的规律。万物纷纷纭纭,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为清静,清静叫作復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作明智。

核心密码  “致虚”必“守静”。绝弃妄欲,笃守清静。“虚”是本体,“静”在运用。“致虚”即要排除物欲的诱惑,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这样才能认识“道”,就会谋求长久和安宁,就不会失去自己的根本。

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其基本态度是“致虚”“守静”“归根”和“复命”。

[经典故事]

一切随它去吧

日照禅师是南方人,经常周游名山大川。他很喜爱树木花草,住所的旁边总种有许多奇花异树。

一天,日照禅师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身边的两个侍者却为了一棵大树发生了争执。

甲侍者说:“这叫香樟,有三十年了吧!长得很快啊!”乙侍者说:“不是!这叫牛樟,顶多只有三十年左右。”甲侍者又说:“这个香味,一闻就知道是香樟。”乙侍者则说:“牛樟也有香味啊!”就这样,两个侍者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

争执不下之时,甲侍者转过头来,询问日照禅师:“老师,这棵树是您种的,您说,这棵树是香樟吧!”日照禅师说:“我耳朵聋了,听不到你讲话。”乙侍者也问:“我们山上有许多牛樟,不都是您种的吗?”日照禅师答:“我眼睛瞎了,等看得到的时候再告诉你吧!”

侍者觉得自讨没趣,不解一向耳聪目明的老师,怎么会忽然说他耳聋眼瞎了呢?

二人正面面相觑,日照禅师又喃喃地说了一句:“一切随它去吧!”

两名侍者为了名称的不同争执不已,到最后还要请老师来判决。本来,香樟也好,牛樟也好,树都有个名字,但是一计较、一争执,这棵本来很平静的树就不免暗暗叫苦——为了它,世间有了纠纷。

其实,世间万物本来没有纠纷,各有各的世界,但是由于人的固执,总是如此相争,世界便不再安宁。无聊的争执只会扰乱世界,人们要放弃固执,不如跟随日照禅师的一句话:“一切随它去吧!”

[经典启示]

“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闭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

本段话中的“静”与“根”体现了道德经的精髓——“清静无为”:“清静”,指心性纯正恬静;“无为”,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一切按“道”行事,安身立命,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心寡欲的境界,这是一种生存的大智慧。

(责任编辑 / 刘金华)

猜你喜欢
钢索天地间侍者
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
牵手天地间
画幅长留天地间
走钢索
早已提前死去
万马奔腾
飞机软式操纵系统钢索预加张力计算方法
各有安宁
走钢丝
天地间走来个小小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