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剑锋 黄希鹏
[题目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美国《时代周刊》在2017年11月13日发售的杂志,除美国本土版外,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据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绍,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
材料二:
以法国《世界报》、美国《时代周刊》和英国《卫报》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强势话语媒体,对“十九大”前后的中国接连做了密集度很高的报道。已有70年历史的德语世界老牌政论性杂志《明镜周刊》,于2017年11月11日推出了重量级的封面文章《醒来!》,对中国崛起的现状进行了多方位评述。
材料三: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前,人们缺吃少穿,而现在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改革开放前,人们不敢奢望养生,而现在的人们都在讲营养讲养生;改革开放前,都在供销社买东西,现在都是网上买东西。
请根据以上两则或三则材料,并合理引用,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航]
这道作文题不仅紧扣当下中国影响,而且具有前瞻性。以中外三则材料为立意信息,旨在促使考生思考“十九大”所提出的“中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问题,让考生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述人。三则材料,或令人欣慰,或催人奋进,或令人坚定信念,或引导人们埋头苦干,都引人深思。
第一、二则材料,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性质一致。两者的共同点是,都表达了对中国发展、中国崛起的肯定,告诉读者要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发展和中国崛起。但无论怎样,考生应当站在积极、正面的立场上,阐述中国自己的内在发展是赢得国际声誉的根本,把中国的发展变化,如何发展变化,尤其是党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实现这种发展变化,进行有观点、分层次、有证据的论述。基于此,选取前两则材料,在进行组合立意时,可选用的立意角度有:“中国的声誉从何来”“外国媒体为何给中国点赞”“中国崛起,世界瞩目”“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中国”“西方有必要重新认识中国”“实干才能兴邦,发展是硬道理”等。
第三则材料,与前面的两则材料内涵不同,其主旨是中国发展成就巨大,需要埋头实干、继续前进,决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或进步就被冲昏头脑。既要看到成就,又要保持奋斗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选取材料,无论是选取第三则和第一则的组合,还是第三则和第二则的组合,或者是第三则和第一、二则的组合,都应当兼顾第一、二则和第三则的区别。组合后,可以选用的立意角度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学会归零,重新出发”“用更大的成绩赢得更高的声誉”“练好内功,自有好评”“改革创新,努力发展”等。
批阅实录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乔裔康
现今提倡的主题可以这样概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于党如此,于国如此,于当代之青年,更是如此。身为当代青年,我们能做些什么?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青年都应坚守的,是自己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甚至是对整个时代以及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的责任。只有不忘初心,方能继续前进。
纵观生命长河,青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是人生中潜力无穷大的时期。青年应以修身为本,唯有厚积,才有薄发。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没有毛泽东在北大任图书管理员时的废寝忘食,哪有其对中国革命独到而又深刻的见解?在那个“华北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时代,没有西南联大学子“躲炮弹、住陋室”的奋发图强,哪有杨振宁、李佩等联大学子的震古烁今?无论在什么时代,只要明白自己的理想与责任所在,并为之埋头苦干,拼搏进取,方能成大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我们既要专注于提升自我,还要对国家、社会、时代有使命感与责任感,并竭尽所能,推动时代的车轮飞速转动,让整个社会朝着“大同”前进。古往今来,有多少青年勇于肩负时代之重任。从清末的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文化运动,青年永远是社会变革,时代变迁的先锋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的杜富国,“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青年的初心和责任在他们身上得到诠释。
然而,在这无比辽阔而荒凉的宇宙,人类,不过是一根苇草罢了。但人却是有思想的苇草,是具有能动性并能改造世界的苇草。青年不应因自己的渺小而自暴自弃,而是在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后,让自己变得伟大,不负人生,不负时代,不负初心。
回望初心,是为了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与力量。青年们只有将理想付诸实践,不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方是对“责任”的最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言,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反观当下社会,仍有青年不思进取,虚度光阴,以懒惰与消极麻痹自己的内心。若不找回遗失已久的初心,必将带来自我的毁灭与灵魂的消亡。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全面小康将进入最后冲刺……转型升级再冲新关,改革发展任务更艰,国际风云依然莫测。四时相催迫,我们当以更加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不断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岁序易,华章新。迎着新年的阳光,我们行进在新时代的大路上。此时此刻,让我们重温那掷地有声的话语,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这是激励我们永远奋斗的动力之源。青年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是中国之青年,我们要让中国成为蓬勃之中国,现代之中国,我们要为未来的时代发出更美好的回声,奋勇向前!
尾 批
文章采用遞进式结构,层层剖析,思路清晰。论证时主要采用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有理有据,纵横捭阖,有较强的语言气势。多处联系社会现实,反映出考生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家国情怀。句式灵活变换,整散句相结合,感召力强,感情充沛,读后让人鼓舞。但文章也有不足:一是缺少对材料的回扣;二是有些语段衔接不紧,其他同学应引以为鉴。
(责任编辑 / 吴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