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灵灵
摘 要:高考一直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随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在全面推行,这也对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推进的步伐在逐步加快。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以教育部制定的地理课程标准为准绳,丰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地理课程改革中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最终使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践能力;本土教学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推进,2015年决定在上海和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以上海市高考改革为例,高考总分数为660分,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以下6门科目中任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此轮高考改革再一次打破了文理科分科局限,对教师和学生都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必将引起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地理教师的影响
1.走班制的影响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必将对学校目前的“固定班”带来冲击,由于选课的不同,随之而来的“教学班”将越来越多,学生不会在同一个固定的班级上课,而是随着所选的科目进行走班(教学班)上课,这种形式将成为常态化。教师面对作业收交、辅导、讲评等新状态的挑战,如何应对将成为一个新课题。
2.分层教学的影响
从上海分层教学实践来看,分层教学一般呈现两种教学表现形式,一种是“教学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另一种是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两种教学管理模式各有利弊。都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带来重大影响。第一种模式,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内容教学任务,由于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解的不同,加上各自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对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模式,虽然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的授课,能够克服第一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但也存在新的问题:地理教师会考虑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存在同质化的教学趋势,这必将对学生带来不利影响。
3.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更高挑战
《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分为4个方面的要求: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识记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和图上指认等基本能力;理解是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简单应用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综合应用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学生运用所学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地理考核要求可以看出,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高考改革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悟、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够让学生以地理的视角认识、欣赏客观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应对措施
走班制的新型课堂里,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可能组合在一个班级上课,对地理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照本宣科、索然无味、死气沉沉的地理课堂将不会受到欢迎,这必将使水平低的地理教师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因此,地理教师要做出相应的对策。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适应走班制新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会选择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担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强有力的地理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把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探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地理教师为了保证课堂人数,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应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学习地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社会热点问题,增加学生感兴趣的地理学科区域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知识。条件允许的地区,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运用地理知识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学生地理的实践能力和地理学习的兴趣。
(3)尝试开展乡土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教学是指本地域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随着高考的改革,大多省份地理考试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变成各省自主命题,并以学业水平方式进行考查,这就会对地理考试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地理考试内容会更加凸显本省、本地域特色。因此,地理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教学中引入本地的自然地理相关内容,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本地的地理现象及成因。这样,地理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