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主题分析的高三复习课堂实例初探

2019-09-10 03:13周曲
高考·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篇题型句型

周曲

摘 要:本文以高考复习课中的语篇分析为蓝本,在高三复习课中进行重新整合应用。以语篇主题为中心,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相结合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同时,也加强课外知识拓展和英语兴趣的培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篇主题课堂应用能力培养

一、理论基础

2017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将特定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建立密切关联,提高学生的鉴别和评判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多元化视角。”

而近年来英语全国卷的语篇阅读题材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内容包括科技,励志故事,旅游等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描述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个主题语境。

因此教师在准备高三复习课时,必须对语篇进行透彻分析和整合之后,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并进行有效拓展;要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形成和学习策略应用,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而在教材中所学的语篇内容,在复习课堂中不仅成为他们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的素材,还能让学生在阅读和拓展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辨析能力。

二、课堂实例应用

1.利用语篇分析复习语法

自从高考英语全国卷取消单项选择这一题型后,高三复习对于语法板块的复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但是语法知识学习是非英语国家学生无法避免的一个坎。而语法课堂又因为其缺乏语境而显得枯燥无比。利用语篇分析来进行语法学习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语法教学和复习以语篇的形式,放入特定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语法内容的学习和复习。这一过程可以由简入难,由结构到句型,再到篇章,让学生渐渐掌握语法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给学生复习动词的时态语态时,笔者选取了一篇跟必修一 Unit 1 Culture Relics 相关的短文,把Reading Passage 中琥珀屋的前世今生,用不同的动词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课文填空。并从中归纳出各类时态的使用方法。

A Introduction of the Amber Room

The Amber Room (design) for the palace of Fredrick Ⅰ. In 1716, Fredrick  William Ⅰ(give) it to Peter the Great. In return, the Czar             (send) him a troop of his best soldiers. After that, the room (serve) as a small reception hall for important visitors. In 1770,The room (complete) the way she wanted. More details, such as candles, (add) to the Amber Room to make its mirrors and pictures (shine) like gold.In 1941, Two countries, Russia and Germany, were at war. The Russians.(remove)some furniture and small art objects, while some of the Nazis secretly(steal)  the room itself. After that, what __________ (happen) to the Amber Room _________ (remain) a mystery.Recently, 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build) a new Amber Room by (study) old photos of the former Amber Room.

筆者先让学生完成以上练习,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接着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1). What kinds of tenses do you use in the exercise?

2). Why do you choose this kind of tense/ voice?

3). How many tips can you use in doing this kind of exercise?

通过演绎—归纳法,学生能总结出,通过时间状语、文章的主要时态等,判断需要使用的动词形式。通过观察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来决定使用主动还是被动语态。

2. 利用语篇分析带动专题阅读

高考题型中,语篇阅读是英语考题中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分值比重还是题型比重,篇章阅读都占据了主导地位。高考题通过阅读理解、七选五阅读、完形填空等题型考察了学生的主旨要义理解能力,词义推断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和细节归纳能力等等。体裁包括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话题包括人文、科技、故事等等。因此语篇解读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教师可以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使学生掌握不同问题的阅读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马世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17.10)

例如三十六中唐国基老师的单元话题与应用文阅读课。他以复习Book 4 Unit 5 Theme Parks 作为语篇话题,从语篇特色入手,首先复习与主题公园有关的词汇,作为话题积累。

What (activities /facilities):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ride/ parade...

How (how ‘s the …/ how much…?):

Adjective: guided, authentic,…

How much: admission...

How long: duration...

Why (benefi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 culture…

接着,唐老师简短地概括了应用文问题特点和设问方式后,对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A篇进行文本分析,点出这类文体有结构层次分明(常为总—分结构)、常带副标题、常与人名地名有关、多为细节理解题等特点。并以具体试题范例进行归纳讲解,引导学生找出应用文解题技巧:

a. 寻读/查读(scanning):带着问题,特别是特征词,去文中快速寻找所需信息。

b. 同义转化(paraphrase):任何一道题在原文中一定有依据,但即使是细节题,其提干或正确选项通常也不会和原文一模一样。

c. 自上而下的顺序(top-down):命题者通常会依据信息点在文章出现的先后依次命制题目,因此可以从上到下依次定位所需信息。

最后已真题演练巩固学生所学的技巧。唐老师以语篇带动学生的词汇复习、阅读语篇分析、高考技巧点拨、以及相关语篇演练,把图式理论和教学实践极好地结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高考复习课。

3. 利用语篇分析带动写作应用

作为语言输出的高层次要求,写作一直是学生视如畏途的题型。学生在面对写作话题时,常有词汇贫乏、句型混乱、逻辑不清、结构松散等问题,因此导致他们在高考试题的书面表达中失分严重。若是教师通过语篇分析与讲解,把话题词汇,相关句型和写作技巧进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话题写作,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笔者在复习必修一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这一单元时,根据本单元的篇章内容,制定了介绍英语学习经验这一主题,设计了一堂写作应用课。

首先根据话题内容,笔者让学生复习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单词和词组:

Words: accent /dialect/ spelling/ vocabulary /usage…

Phrases: come up/ make use of/ form the habit of/ make great progress

其次,筆者设计了相关的句子翻译让学生练习句型写作。以词组短语带动学生的句型写作。同时积累了话题写作的相关素材。

Sentence structure: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是一门美丽而独特的语言),which is well worth learning.

2. _________________(在老师的帮助下),I made great progress with my English.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读得越多,我们的英语就会越好)

4. Only by reading wide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才能开阔视野)

5. Learning English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但能增进我们对外国文化的了解),but also helps us to communicate with English-speaking people.

……

然后,跟学生一起复习常用的连接词和短语:aswellas,therefore,meanwhile,however,inmyopinion,etc.让学生根据以上内容,连句成篇,完成一篇关于学习英语的短文。最后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学生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这节课通过词汇----句型----篇章这种由浅入深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帮他们一点点地扫除写作障碍,带领他们完成写作任务。最后学生呈现出来的作为家庭作业的习作,比之前的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结语

以语篇分析为中心的课堂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容。教师需要做的是,把手上的材料根据需要进行挑选、分析、整合、合理安排素材,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组织课堂活动。这一教学策略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对英语应试技巧的掌握;同时也能通过大量阅读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视野,以培养有世界眼光、国际胸怀的新时代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7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冯亮,基于图式理论的“拓、点、篇、练”阅读课堂复习模式,广西教育,2018.5

[3]马世飞,基于语篇标准的高中英语文本解读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英语教育与研究,2017.10

[4]蒋炎富,图式理论知道下利用课文标题提高语篇理解能力的探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语篇题型句型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典型句型大聚会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例说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题型
聚焦圆锥曲线的新颖题型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