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润龙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纠错笔记”的认识,探讨了纠错笔记对学生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适宜性及使用数学“纠错笔记”后的反思,以期得到推广普及。
关键词:数学、纠错笔记、高中、适宜性
一、背景
高中三年是学生一生习惯养成最为重要的三年,学生跌跌撞撞,摸爬滚打。经历失败与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因为我们正视失败,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及时发现错误的症结,就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不在一个地方跌两次跟头,这样,才能走上成功的坦途。实践一再证明,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正确的人,要研究如何成功,就必须首先研究何以失败;要探讨怎样正确行事,就必须知晓那些常犯错误的原因。
使用纠错笔记,就是让自己不再重复犯错的最重要的方法。纠错笔记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行为,实际主要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通过对纠错笔记的使用,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认识自己,定位自己。通过平时的学,记,反馈,巩固。数学纠错笔记在整个高中学习中起到了连接课内与课外,连接教师与学生,连接家庭与学校的重要纽带作用。
纠错笔记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的做错的题的本子,高中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和考试,而学生在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不可能全部做对,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审题不清,可能是计算失误,也可能是知识没有熟练掌握等等.
要明白“纠错笔记”不是简单地抄录.订正错题是一个自身逐渐学习和修正的过程,“纠错笔记”不能简单地将题目和答案抄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和预防类似错误出现的方法,这样让自己对这一类错误的题的认识.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对学生来说通过纠错笔记的正确使用,反思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适宜性研究
笔者所在单位陇西县文峰中学地处陇西县文峰镇,定西市市级示范性高中,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定西市十二所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前列,现有3500多名学生。其中每级实验班学生能达到省市内一流水平,近三年高考重点上线率一直保持在98%到100%之间,二本上线率100%;普通班学生能达到全市中等偏上水平,近三年二本上线率在54%到56%之间。所选样本具有代表性,基本可以代表全省大部分学校的平均水平。
数学“纠错笔记”的使用所有的学校都在用,但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高中学生学业负担重,持之以恒成问题,很多学生到高一第一学期没有结束就草草收场;另外一部分学校规定学生要有数学笔记,但仅仅是局限于笔记本的形式,学生做不做,怎么做,写那些内容没有明确要求,所以也很多时候半路不了了之。通过对学生“纠错笔记”笔记检查发现真正有效的整理是把错题记在心里而不是本子上,将自己做错的题整理到本子上其实是一个加深记忆、加强理解的过程。把本子记得满满的不是目的,从错题中掌握知识点才是目的。纠错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查漏补缺的工具,但如果在复习最后一个阶段只对着纠错笔记猛看,最终也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如果学校在高考前停课时间较晚的话,由于停课前一直在跟着老师复习,自主时间很少,你就不一定能把一本记录了三年、内容很多的纠错笔记完全看完。是的,可问题在于,你的精力不能完全放在看纠错笔记上。这样一来,每天安排做一定強度的练习,看一定时间的课本,留给看错题的时间就很少了。最后一段时间老师总在强调不能光看不练,不动笔练习的话手就会生,手生了比纠错笔记没看完还要可怕。所以我觉得,对于纠错笔记的使用,在记录过程中掌握错题是最高境界,每天抽一定时间消化一部分次之,最后抽出大块时间来看是最低境界。错题本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老师看的,更不是给老师家长检查的。文峰中学数学教研组自2014年开始全校参与,统一安排,统一形式,统一内容。经过五年的努力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高一个台阶。
通过对近三年高考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数学成绩和及格率文理科双双节节攀升,在“纠错笔记”没有推广前,全校理科均分在75分到80分之间、文科均分一直在70分以下。2016届学生系统的使用了两年数学“纠错笔记”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2017,2018届整个方案成熟,通过高考成绩对数学“纠错笔记”进行了检阅。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纠错笔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适宜性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7]GHB0235)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