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兴趣不高、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随着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体系应运而生,意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核心素养视角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核心素养的视角来审视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数学、探知数学的机会,强调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以下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只有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知识,才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像我们在学习“向量”时,教师就可以分享“数学情诗”:“都说零向量可以有很多方向,但只有一个长度,你和我就像是零向量,我可以有很多朋友,但只有一个你值得我来守护”。学生听了都很兴奋,课堂氛围也活跃了起来,教师再展开“向量”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许多。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用多媒体声画一体的优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我们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形成直观形象的认知,在讲表面积计算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空间几何体展开后的平面,帮助学生更便宜的理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小游戏。像我们在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鉴商场中常见的抽奖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概率运算的积极性。这些教学方法肯定要比教师单纯地做知识讲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应用型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数学课堂上多引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数学知识,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注重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我们在学习“集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如“我们学校高中一共有25个班级,其中6个班级参加篮球比赛,5个班级参加排球比赛,4个班级参加篮球比赛和网球比赛,4个班级篮球、排球、网球比赛都参加,问有多少个班级什么比赛都没有参加。这个问题场景是学生平时都比较熟悉的,对于学生熟悉的问题他们会更有求解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数学问题,也会意识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其能够将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认真践行核心素养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李晓霞,张勇.数学教学研究.2017(12)
[2]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J].郜庆年.科学大众.2006(09)
[3]浅谈高中數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冯斌.学周刊.2018(30)
[4]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高中数学教学途径[J].冯俊.课程教育研究.2018(41)
[5]探究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王治平,张璠.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
作者简介:姓名:刘苹,出生年月:1985.0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汕头,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数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组合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