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穿插小练笔的有效途径

2019-09-10 23:17:10冯可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1期
关键词:小练笔表达写作

冯可

摘 要:本篇文章,就是力求改变现有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对小练笔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作文来。

关键词:小练笔;写作;表达

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习作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言之无物,普遍存在说空话,瞎编,无病呻吟等现象。尽是套路套话,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有时教师出现指导不明确或失误,学生的小练笔收效甚低。我们不难发现,课堂上小练笔的设计和操作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而目前对小练笔的研究资源比较少,很少有东西可以参考,从而导致课堂小练笔费时多,收效低的现象。经过不断地实践,我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或许能让小练笔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绽放光彩。

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就要有入笔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释放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写出笔尖的精彩,让小练笔散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

1、精彩段落,学以致用。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语文书本中,有很多文章可谓“文质兼美”,读着这些精美的语段,欣赏这些飘扬的文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孩子们经常在写作中模仿、借鉴、运用这些语句,就能逐渐体悟到其中的表达规律,并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由“仿”到“化”的飞跃。学写这样的语段,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妙语,也让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有所提高。

如第九册教材《彩色的非洲》中描写花海时的段落,如果把它记下来,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作文还怕言之无物吗?孩子们准备的摘抄本就起到了大作用,不仅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可以记录下来,课外阅读时遇到好词好句都可以摘录。

2、课文空白,补出精彩。

教材中的“空白”是指有些课文中的有些地方写得含蓄、简练,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无限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一定要找准这些“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把“空白”补出来。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尽情释放涌泉般的灵感。长此以往,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能提高练笔的效果。

3、悬念结尾,放飞想象。

很多课文中的結尾都写得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可能,给孩子们留下了放飞想象的余地。对于这样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变成了学生的作品了。

如《穷人》中渔夫同意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以一句“我们总能熬过的”结尾,对与渔夫一家将来的生活未提及,故事的结尾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这时就可以发挥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想一想:以后渔夫的生活会如何呢?要求写好对话,而且要写好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气、动作等。在此处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

4、情到深处,抒发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注定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情”是语文教学的“桥梁”和“媒介”,是组织教学的手段和策略。教师要善于动情,丝丝缕缕牵动学生的情怀,激起涟漪和波澜;还要善于让学生动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抉择,在思想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使学生明白语文文章不是无情物,它也是作者情动而发的产物。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生命中的真挚情感,当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自然而然被文中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让他们把心中的千

5、扩展思维,旧诗新意。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古诗将景物描写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

如讲解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古诗《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时,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让学生写一写这位戍守边疆的战士的军旅生活,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6、创造情景,激活形象。

“造境”即对文本情景进行再造,创生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在扩充的练笔情境中,学生可以在已有的感情基础上,融入亲身体会,使原本单薄的任务形象,变得丰满立体,从而对人物形象进行有效的激活和扩展。在语文课堂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小练笔虽然选题的角度小,材料更贴近生活,思维空间大,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同时,小练笔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的功能,是一种方便操作的读写。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但通过近年来的课堂小练笔实践,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小练笔这种新的读写结合形式,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效的小练笔定会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会写出“大语文”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在随文练笔中追求阅读与写作的“互利互惠”》 黄苹,《教育教学论坛》 2011年第27期

[3] 从名师课堂看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窦桂梅和他的文学课【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猜你喜欢
小练笔表达写作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8:22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