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妮
时光荏苒,日子在与千百学生的相处中静静流淌,匆匆而过,不觉已踏入杏坛21年。21年来,我始终扎根在教学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初心不改,默默耕耘在友好学校这片教育沃土上,用青春和爱书写着自己平凡的教育梦。
1998年毕业的我怀揣着教育梦想,加入了潍坊日向友好学校这个大家庭。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便决心要用真诚的爱心去浇灌这些花朵,要用知识的甘露去滋润这些幼苗。
初为人师,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在教学上是个新手,我便把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努力的方向,拜有经验的老师为师,虚心向他们请教。当时在学校住单身宿舍,我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办公室研读教材、备课。那时办公室还没有微机,备课要用手写,那一晚晚的奋笔疾书,不知写满了多少个备课本。
我珍惜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无论是校内研讨课还是市、区教研员老师来校指导课,抑或区级各类讲课比赛,我都精心准备,反复磨课,力求上出高质量的课。准备公开课的过程虽然很辛苦,经常会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但每一次公开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磨炼、一次提高。在一次次的深入钻研教材、一次次的公开课的打磨中,我学会了解读教材,学会如何驾驭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工作前六年获得了“奎文区教坛新秀”“奎文区语文学科教学能手”。随着教学路上的不断成长和历练,教学水平日趋成熟,2009年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
我开始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语文课程意识、开阔的教学视野,还要善于思考、善于开展教学研究,如此才能拓宽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静下心来研读教育理论书籍,从中汲取教学理论的养分,获得专业成长的动力。我立足课堂,开展了教学实践研究,先后主持了区小课题、区规划课题研究,参与了市规划课题的研究。“趣味识字”教学研究取得成效,在“山东省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特色教学展示研讨会”上提供随文识字观摩课,得到了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以及市区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前期区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教学法——“读—思—悟”朗读教学,现在正进入到实践和研究阶段。
作为班主任,我总是怀着一颗爱心,以强烈的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平时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这使得我的班级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我尊重和理解学生,努力做学生愿意说心里话的良师益友。面对性格有点儿“特别”的学生,我想办法与他沟通,走进学生的心里;面对有些调皮的学生,除了包容、引导,还让他们有事可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善于从细微处着手,在课堂常规、卫生、放学队等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细微处育人》班级管理经验先后向来自青岛、德州等来校参观团做介绍。《细微处育人》得到了省、市、区教科院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使我明确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工作中,我收获了来自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肯定。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班主任”“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首届“感动奎文 百佳先模人物”“奎文区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有我个人的汗水和心血,更有领导的引领、同事的帮助,是学校鼓励開展教学研究,积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氛围成就了我。
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快乐。成长更是一次次的蜕变。对于我来说,教育教学研究的路还很长,在市、区教科院的引领下,在学校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的带动下,我将继续以坚实的步伐在怀揣教育梦想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向青草更青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