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 要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过程,而西方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合作学习正是这种理念下的产物,这种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合作学习也打破了过去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合作学习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出现,合作学习也因此成为了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的学习方式。但是现如今的合作学习只存在于表面的形式,而没有触碰到合作学习的实质,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引导,出现了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合作探究的问题浅显、无效等问题,因此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去激发、督促学生做好合作学习,从而促使合作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虽说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思维能力尚浅,教师应该意识到不能完全地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开展合作学习,这样会使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易使合作学习走弯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应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在问题的引导下步步深入课文的核心,从而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笔者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课上,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全文共写了几幅春景图,每幅图分别选取了哪些代表性事物,研究其中的写作手法,并总结各个春景的特征。笔者让各组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合作学习,并通过个人朗读、合作朗读来深刻感知文章,并畅谈自身的阅读感受,从而促使学生之间进行了和谐的互动交流,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
二、合理分配任务,处理好独立与合作学习关系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必须让每组学生合理地分配各个成员的学习任务,从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探究和交流,从而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不仅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生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而且能够把集体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笔者就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合理地分配了各成员的学习任务。笔者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了文章主要回忆的几个画面:作者瘫痪后自暴自弃母亲忍痛安慰、母亲重病隐瞒病情、秋天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海、母亲重病去世难舍子女、我与妹妹去北海看菊花。笔者让各组从中挑选最能触动心灵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该画面,边读边透过文字品味其中的情感。笔者要求各组小组长要合理分配每个成员的学习任务,先独立阅读和思考,再由一人执笔,其他人表达观点,最后组内讨论、总结,选出一人代表发言。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既有独立思考,又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地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很好地处理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使得各组成员之间的优缺点得到了弥补,思维得到了交流和优化,促进了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科学激励评价,确保小组合作学习可持续性
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找出学生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及时改正,獲得进步;激励性的教学评价则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成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满足,并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学习得以良性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的科学评价,找出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学习动力得以不断增强,进而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走进百草园,在合作学习中品味百草园景物的精彩和乐事的有意思,并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阅读完之后,学生在组内交流阅读成果,互相补充释疑。在学习结束后,笔者对每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做了评价,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对表现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突出表扬,使得学生既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又获得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其自身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由于它还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无法良好的运用到课程中,难以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通过不断的尝试与思考实践,广大教师一定会很好的将它运用到课程中。同时也希望笔者的分享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希望与各位教师致力于合作学习教学的相互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玉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学周刊,2019(34):43.
[2]郁新兰.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