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华
摘 要:刚刚接触初中地理知识的学生可能会感觉内容较为枯燥,但将所学的内容与生活建立联系以后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性。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信息和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会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抽象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一、将初中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建立紧密联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著名教育理论,在这一理论中,针对能力培养与创造精神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这一教育理论支撑下,为创新我国教育模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不难发现,要想提高教学效率,需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下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更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地理教学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尽量以实用化、生活化的方式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利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判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同时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以此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这节课程内容时,教材中就给出了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对昼夜交替变化、广州与其他国家地区产生的时差问题都有相应的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解答学生内心很多问题,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切入點,向学生突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日食和月食现象?日食和月食的出现有什么规律?”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运动与日食月食现象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对其他星体的运动规律有所了解。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开阔了眼界,并且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对于日食、月食这种现象本身,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充满好奇,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将会给学生开启全新的世界,使学生内心受到冲击,产生全新的体会与感受,新鲜感成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这就是利用生活化开展地理教学的优势所在。
二、利用日常生活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开展地理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通过合理选择资源,可以让地理学科中很多知识内容得到证实。这种与生活贴近的熟悉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乡土资源就是其中一种,利用本地的气候现象、土层结构以及植被特点,都能对地理学科中相应的内容进行解释。同时也能成为地理教学素材,为地理知识提供有力佐证。在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从周边环境入手,合理选择相应的资源作为教学素材。同时结合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相较于单一课本知识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地理《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预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见过雪吗?大家知道在北方一年时间内会有几个月可能会下雪?我们的天气受到什么影响?为什么会这样?”作为南方的学生自然会对大雪充满好奇,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打开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大门。让学生回到家中以询问家人、查阅资料的方式,对气候类型、气候变化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解答疑惑,学生就会以更加认真、更加投入的状态倾听,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三、利用日常生活场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只是对地理知识进行浓缩,因此在范围上相对有限。其实地理知识随处可见,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地理现象,同时也能学习到地理知识。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身边的环境开展地理教学时间活动,让学生去亲自感受“身边的地理”。例如,在学习粤教版初中地理《地图的运用》这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到户外环境中,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辨别方向。让学生亲自感受北极星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不同季节不同风向的变化。让学生能够身处自然环境中去感受自然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地理知识中找到相应的回答。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将会拜托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伸出双手抚摸自然、探索自然,将生活与学习有机融合起来。
结束语:
初中地理科目中所有内容都与生活关系紧密,这是由于地理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当中。利用地理知识,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神秘”现象,同时也能为学习地理提供更多素材。因此,将地理教学生活化,对提高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面都有很大帮助。作为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抓住这一有效教学策略,积极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开展地理教学,将学生熟悉的一切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娟.基于生活化理念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罗学超.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