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圆
摘 要:只要求“会读”,不重视“读懂”,这种读写分离的情况应当引起教育者的反思。本文在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几点促进二者有效结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应用
引言:
阅读和写作在高考语文中都占有较高的分数比重,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着重交给学生的两种能力。但是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普遍存在重视写作,轻视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状。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浮于表面,没有引导深入阅读。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价值所在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书籍中积累和摘录好词好句,打开自己的视野,培养语言敏感性,不断充实自我,实现自我更新。而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通过写作的训练可以实现知识的转化,促进自我表达能力的提升。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写作就会苍白无力。高中语文课堂实现读写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双重提升,完整地实现信息输入、储存、信息输出的过程。通过阅读积累素材,能够使写作内容更加的充盈;通过阅读广泛涉猎各家所长,旁征博引,促进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表达能力显著提升。
二、传统读与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师:重应试,轻阅读
应试教育背景下,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提升高考分数为主要目的,课堂内、书本上的知识成为硬性学习内容,必须吸收、掌握并且会做题。“教”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动作,“读”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比如,很多中学开了写作课,但是极少有学校开设阅读课程。就当前的教育实际来看,议论文是高考写作中比较保险的一种文体。因而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写作时,注重教授议论文的写法,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导致无法进行发散性思考。
(二)学生:缺乏阅读习惯
高中阶段的学生,汉语词汇量有限,且对一些非日常词汇的掌握并不牢固,读晦涩、有一定难度的读物会显得吃力。同时,因为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大环境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未能有效的培养自身的阅读习惯。此外,个体具有差异性,不同学生喜欢阅读的题材和内容会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喜欢读文学,有的喜欢读仙侠题材、有的喜欢读纪实等,不同的兴趣爱好给老师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优化“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有效举措
(一)平等對话,促进表达
个体在面对权威的对象时,时常容易陷入沉默。因而,老师要首先走下讲台,学会倾听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树立亲和的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搭建起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平台,才能促进学生自我呈现,刺激表达欲望。表达欲是促使学生热爱写作的重要因素。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老师首先向学生提问:怎样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聆听学生的表达的时候,还要注重融入赏识和鼓励教育方式,积极肯定,委婉指出不足。以此维护学生的自尊,维持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走进文本,通过阅读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解构文本,深度阅读
语文课本上的精选文章,从诗歌散文到小说节选,种类多样。不同文本题材,阅读方式略显差异。比如对古文的学习,就需要先查生僻词汇、古文词释义。而对小说的阅读,需要弄清节选文本的前后语境。语文课本通过对多种文字符号的组合排列,实现作者的表情达意。因而,老师在实行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需要首先向学生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思想情感,对文章结构进行拆分和分解,引导学生深度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章的组织形式和行文逻辑。同时,对新出现的词汇和优美表达进行摘录和识记,以提高语言敏感度,为写作能力的锤炼奠定语言基础。
(三)阅读积累,模仿写作
“模仿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准则。”学习写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优美段落和新颖表达形式进行模仿写作,以达到训练写作技巧,发散写作思路的培养目的,做到以读促写。因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写作手法新颖,有特色的文章篇目,可以在完成带领学生阅读后,要求其进行仿写。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该文章在描写环境和事物时辞藻比较优美,富有意境。老师引导学生模仿其中的拟人写作手法,如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和出浴的美人,学习这种修辞手法,去描写一个场景,从而促进写作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合前文分析,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同时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做到以读促写,增强输入和输出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促进学生自我表达;教会学生解构文本,实现深度阅读,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意;以阅读促进写作,针对优美文章与段落进行模仿写作,从而提高本文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勇.读写结合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3):14-15.
[2]时楠.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