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方洁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正比例分数建构

方洁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有意义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拙上,主动学习新知识,最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把微课应用于教学当中,课前学生通过学习任务单和教师录制的微课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有意义的建构过程;课后学生通过微课或者录制微课的形式,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巩固学习,不断刺激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课前学生微课导学,实践中建构概念

数学概念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经验不足,思维具有形象性,这恰好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概括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微课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的体验,有利于孩子对概念的感知,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体积与容积》的时候,提前让学生在家里完成实验:用家里用工具比较两个差不多大的土豆和红薯,哪个大。并思考:1.土豆和红薯放进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2.哪个物体大?为什么?并把这个过程以微视频的形式把他记录记录下来,并口头描述整个实验的过程。

教学这门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个实验,会浪费非常多的时间,学生在做完这个实验的时候可能下课了,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初步的感知。如果只让教师操作,概念太抽象,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难点无法突破。

微课的应用,让学生能感知到物体会占据一定的空间的,对“空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就具体化为排开的水,直观而又深刻,让学生切切时时感受到空间的存在。通过对比土豆和红薯排开的水学生的多少,就能知道不同物体所占空间大小不一样。那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物体的体积”就呼之欲出了。

课堂上,只要把学生录制的微课挑出操作最好,口头表达最好的展示出来,加深了印象,又让学生对体积的概念有一个完整的建构过程。同时,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积和容积两个慨念的对比,进一步完善概念的建构,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很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对于需要进行操作的概念性课程,都能利用微课来解决课堂上费时,操作困难的问题。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概念教学中,微课解决了抽象定义,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完整丰富的数学概念。

又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年级《什么是周长》时,通过制作动态微视频,如(图1),学生通过形象化的动态过程对周长有更深的认识:封闭图形,首尾相接,一周,长度。用微课解决了抽象的定义,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在随后的微课中,大量出现生活中物体的周长,课件的展示(图2)避免了学生对于实物周长的错误认识,与面积区分。

二、课中教师微课引入,助力形成概念系统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信息学习揭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奥苏贝尔称为"同化",即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知識的实质性意义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旧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影响。也说明知识点的系统化对学习的重要性。

如,分数概念的教学,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同一概念在不同教学阶段的理解要求是不同的。在三年级上册只是初步认识分数,而到五年级上册则要求理解分数的意义及性质。学五年级的《分数再认识》的时候,有些学生可能对三年级的内容有所遗忘,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复习。如果只是简单的复习,学生对之前的知识点的认识可能没有办法全面,这个时候老师提前录制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微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的重点和难点讲解,还有学生的练习,为《分数的再认识》做好学习的铺垫,既把概念的构建建立起系统化的概念,又能够激起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的求知迫切性。微课让旧知像浓缩的精华一样展现出来,既有营养,又省时省力。

又例如,在学习六年级《反比例》时,学生对于《正比例》的认识已经掌握了一些探究方法,对正比例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这时候可以在课前录制正比例的学习过程,把正比例这个概念的生成过程展示出来。

这样既可以让孩子用类比的方法来研究《反比例》,又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对这两者进行区别和辨析,一举两得。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说:“教育应贯穿于学生的兴趣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学生学习有了兴趣就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而运用微课教学,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时间,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在零散的把知识点系统化的时候通常也可以利用微课,特别是复习课。

三、课后微课解疑,灵活巩固概念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学生的个体不同,各个方面的条件也不同,因而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的能力也不同。

课堂上,教师总是孜孜不倦地为每个学生授业解惑,但总有部分学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理解其中的道理。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上的发展差异等等。做为老师,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但是每个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导致了因材施教的困难。

特别是概念教学,一般的概念都是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有些学生可能没法立刻在课堂上消化。微课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例如,在教学《倍数与因数》这节课的时候,有些学生课堂上可能没办法完全理解他们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类比到倍数与因数,再利用画图,把课堂内所用的微课资源上传到班群,或者把整理的微课发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直观地反复呈现可以帮助学困生去理解概念,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知识点,又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性地去学习自己的薄弱点。甚至还可以让学优生录制微课,达到了“兵教兵”的效果,充分地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资源。

猜你喜欢
正比例分数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建构游戏玩不够
教,针对学之所需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正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