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以学生合作为主的一种组织学习手段,数学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讨论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从中也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团队精神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小学生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有效教学,也是培养学生们数学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教育部的认可,那么数学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让学习变得有意义。让合作学习变成学习的兴奋剂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和目标,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笔者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是持反对意见的,尤其是学习能力稍微好一些的学生,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会耽误自己学习的时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笔者在面对这些声音时,给了学生们很多的耐心。在课堂上笔者向学生们抛出了难度较大的一些问题,先让学生们自己去解答,结果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没有得出正确答案,此时,笔者就把班级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让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很神奇的是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百分之九十的小组都得出了正确答案,如此一来,班级中渐渐没有了反对的声音。在日后笔者再向学生们提问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习更简单时,学生们都在说比较喜欢小组合作学习,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让难题变得不难,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二、解决学生学习中难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遇到难题时总是很被动,不敢向老师提问,这就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当许多学生遇到学习难题的时候就正是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候,从他们的内心来说,这时他们正想如何解决问题,当学生不想向老师提问时,那么小组成员就能很好地去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由于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不一样,正是开展小组合作的最好时机,学生之间就可以集思广益,互相说明理由和解题思路,就能很快地解决困惑和难题。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方程》时,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式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联系,学会列方程式和解方程式。笔者在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成五人一组,然后展开教学,在讲完教学目标后,给学生们列举了生活中的问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如,在广场上老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打太极拳,每排6人,共X排,加上两名师范的教练一共62人,那么一共有几排?让学生列出方程式。由于每个学生接收到笔者讲授知识程度不同,总会有学生不会列方程,这时小组合作学习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思想灵活的学生可以给能力稍差的学生讲解如何列出方程式,并讲解原因,如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更快更好地解决学生中的难题,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也越来越需要有团队意识的人才,团队精神在行业竞争中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教育部对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式教学也是对学生们团队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小组讨论中,通过团队合作得出正确答案,如此,学生能感受到合作的成就感,就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日后很快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做到铺垫。
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在小组讨论之前给学生们明确讨论方向和目标,以及完成目标的方法等,学生们明确小组讨论的目标后,笔者让小组组长合理安排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展開讨论、交流和实践等,避免了在课堂上学生们乱说话、盲目发言和不知道要学习什么内容的现象,也避免了一部分学生由于怯懦和不好意思不敢发言的情况。讨论出答案后,笔者要求学生们对每个小组的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把小组合作拓展成为班级交流,允许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此,让学生在探讨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鼓励和起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也让学生深刻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和团队合作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继续研究和探索这种学习方式,让合作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如此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7).
[2]郭永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中),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