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部分的内容与要求明确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园的晨间体育活动结合幼儿喜好游戏的年龄特点,利用有趣、合理、生动的小型体育器械开展丰富的体育游戏,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轻松环境下,自然而然地让全身各个部位都得到运动,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运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运动、游戏,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下面就教师如何在晨间活动中和幼儿共同参与运动,感受这份快乐,从而实现晨间锻炼最优化、最合理化,谈谈我们的经验与想法。
一、教师幼儿共同参与活动。全方面提升锻炼的效果
(一)准备活动
1.师生共同参与创设环境
环境的创设,关系到晨间活动能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愿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因此,由教师的一手操办显然不能满足幼儿的要求。完全交给幼儿,可能会无法合理地安排活动的场地。因此,在活动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又要合理、安全地布置场地,师生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
首先,我们会带领幼儿认识自己班级的活动场地范围,介绍活动器械的活动特点,需要悬挂的就要设置在屋檐下或者走廊下,跑动范围大的就要给予充足的场地等。幼儿还要学习合理地分割场地,晨间活动中活动内容较多,器械比较多,那活动时怎样才能互相不影响呢?老师抛出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幼儿说:“每个小朋友一块地方,不能出线。”这显然不行,幼儿没有这么好的控制能力,也没有这么大的一块场地。有的小朋友说:“按不同的游戏分成一块一块区域,就像我们玩娃娃家一样,一家一家地分开。”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幼儿的赞同。但家与家之间需要分开,怎么办?“用积木分开。”“用小板凳分开。”这时,老师出示了装有器械的筐子和游戏时用的瓶瓶罐罐,幼儿马上意识到可以就地取材,用活动器械进行分割,明确活动场地。活动的“家”分好了,看着自己参与一起布置的家,孩子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个个都想去试一试。
2.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游戏材料
晨间的体育器械还需通过自制来满足幼儿人手一个的需要。制作出牢固又得幼儿喜爱的器械,必须有幼儿的亲自参与。
鍛炼幼儿抛接能力的“飞碟”的制作是五花八门,但幼儿总是提不起兴趣,玩玩就把它抛向一边,逐渐受到冷落。幼儿参与进来以后,效果就不一样了。有的幼儿拿来牛奶小屋,沿中间隙缝剪开压扁,贴上皱纸小花,“火星飞碟”就出来了。有的幼儿拿来用硬纸板剪成的小圆盘,用彩笔在上面画上各种奇怪的外星人,“天外来客”也穿梭于我们的幼儿园。
哪怕是一个小球,只要孩子在上面添上自己的一笔图画,都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孩子不肯离手的“宝贝”。
3.师生共同参与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
晨间活动是幼儿分散游戏的区域活动。对于能力强、年龄大的孩子来说,能较早地参与到活动中。但对于年龄偏小、活动能力弱的孩子来说,教师的参与显得格外的重要。
孩子之间存在着差异,为孩子提供的器械也就不能一模一样。设置不同难度的体育游戏,让能力弱的孩子也能玩起来,晨间体育活动才是孩子们的活动。
对于年龄小的班级,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来达到潜在的教育目的。如让幼儿戴上动物头饰钻过障碍物取回相应的东西,还有让幼儿戴上小军帽钻过“地道”,爬过“高山”。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达到了较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还培养了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
在设计一个晨间游戏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知识水平、实际经验、年龄特点和某些季节特点去设计,让幼儿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从中感受快乐,运动量自然也达到了。
(二)全身运动
1.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成为孩子的大同伴
在过去,教师往往以观察者的身份去关注活动,幼儿有没有出现安全问题了,玩具有没有遭到破坏了,同伴之间有没有发生矛盾了等。但是,教师却没有认真去考虑,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教师自己身份定位的错误,把自己隔离出了活动本身,导致幼儿没有了“领头羊”,那当然问题百出。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去,让自己也成为一位游戏者,与幼儿合作。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对于某一种器械特别感兴趣,每次玩就是选这一样。这样,只能锻炼到身体的某一部位,而其他部位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作为一个共同参与的教师,很快就能观察到这一情况。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发现原来他不太会玩其他的器械,怕玩不好摔倒或者被别的同伴笑话。了解到真正的原因,教师尝试着带着他一起玩,手搀着手,和他一起过小桥,爬轮胎。这样既教会他游戏的方法,又让他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同时也让教师及时反思游戏设置是否合理,以便及时纠正。这样的合作参与,让教师近距离观察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及时鼓励给予肯定。慢慢地,他们会玩了,自信心逐渐增强了,就会主动参与这些体育活动,并且还会从中学到方法,以后不会玩的器械或游戏要主动寻求大同伴的帮助。教师在游戏中是一个合作者,更是一个会观察、会发现、会游戏、会帮助的大同伴,这样才能使幼儿喜爱上晨间体育活动,积极参与到晨间体育活动中。
2.抓住参与契机,提高幼儿积极性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模仿心,青年老年亦有的,不过儿童格外充分一些。”孩子好模仿是天性,教师则是幼儿最喜爱的模仿对象。对于小班幼儿,刚开始玩晨间体育活动时,孩子们拿到的都是新鲜有趣的玩具,他们的玩只局限在摆弄上。因为他们无法领会到老师给他们的这些器械是干什么用的。因此,教师的第一次示范讲解就尤为重要,只说不做,或者只做不说,会让幼儿很茫然。带着孩子来到活动的场地,边说边做,边自己做边带着幼儿做,到大家一起做。从简单地模仿到和老师一起玩,很快,孩子们就能熟练地掌握器械的玩法。大班幼儿在掌握某一技能后就不再满足单一枯燥的玩法,在掌握某一器械的特性后,玩法多变,争相成为同伴的模仿对象。这时教师的参与非常必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有益的玩法,只要教师积极参与一起玩,就是一种最好的鼓励和推广的方法。如果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游戏,教师在参与中忽视其游戏,参与的幼儿自然就少,逐渐也就被遗忘。教师有效及时地参与,既大大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也让幼儿学会了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还能最大限度发挥器械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3.教师的隐形参与,内化游戏规则
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如何与游戏的规则较好地融合?教师的参与是为了让幼儿有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但这样的游戏自由是要建立在一定规则基础上的。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呢?只有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时,才可以在丰富多彩、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每个晨间体育游戏都有特定的规则,如何既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又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呢?教师的隐形参与就起到了内化游戏规则的作用。如在“喂小动物吃东西”游戏中,教师按照不同小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做成投掷物,让幼儿按照不同动物投掷食物。这样,幼儿就不会随便抓起一把投掷物投向动物了。在“过小山(轮胎垒成)”游戏中,我们将“小山”垒成高低不同的若干个,并贴上不同的颜色标记,在进口处有与小山相对应颜色的小背篓,幼儿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背篓的颜色,也就选择了哪座“小山”。这既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又很好地控制了爬山过程中的拥堵现象。这些游戏规则恰恰也是幼儿进行其他游戏必须遵循的规则。幼儿从正面理解游戏的玩法,很容易接受、掌握,在心理上也没有这是“老师提出的要求,我必须遵循”的压力,情绪是愉快的。久而久之,这种教师隐形参与制定的规则,在幼儿分散的体育锻炼中、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得到了内化。由此可见,规则不是单一的由教师嘴上强调,再强调,而是融合于游戏中,教师潜移默化的隐形的参与影响了幼儿,最终帮助其形成规则意识。
(三)体转运动
年龄越小的孩子存在的差异越大,现在我们教师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点,但如何较好地把握呢?在活动中,教师转一下身体,环视一下周围,你的参与更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差异,更能提供满足本班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的器械。
在玩轮胎游戏中,我们把轮胎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有大距离、小距离之分,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跨跳过去。把轮胎的高度设计得有高有低,老师和幼儿一起爬高山、跨小河。有了适合自己的游戏器械,有了教师的共同游戏,孩子们玩得开心,也乐意去玩!
(四)放松运动
每个幼儿的兴趣点、爱好各不相同,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幼儿自己选择,每天每个孩子有4~5次选择的机会,使幼儿都有机会玩上自己喜欢的体育游戏。所以,孩子们天天盼着天亮,因为吃完早饭,自由快乐的晨间体育活动正等着他们。及时与孩子们讨论喜欢玩哪些晨间活动,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对晨间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了调整,让晨间活动永远保持新鲜!二、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积极意义
(一)引导幼儿建立积极的运动心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是幼儿园开展运动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要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注重培养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和身体素质均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动作能力还比较差,不够灵敏协调,耐力较差,有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胆小害怕。教师的参与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安全保障,也能更贴近幼儿,让孩子有安全感,并用积极的心态来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
(二)对于幼儿运动的指导和帮助
体育游戏是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教师最需要提升教育意识和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首先要思考发展幼儿哪些身体素质,然后再考虑围绕这些身体素质应选择的身体;舌动,有目的、有意义地发展幼儿的身体机能与运动能力。
教师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能和孩子一起运动,通过潜移默化的示范与合作,带入动作的发展和提高,这是教师共同参与的重要意義。
(三)关注个别。关注差异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不同领域之间、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每个儿童在各方面因为年龄、家庭等原因又会产生个别差异,教师在参与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更多的个体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并及时调整游戏内容、游戏布局和指导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也能根据个别幼儿的个别兴趣,将其他领域的学习加入到晨间锻炼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幼儿感到快乐、放松,并能更好地相互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