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艳
摘 要:当今社会,许多及教育机构都在从事舞蹈教学的工作。在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表演意识直接关乎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以及舞蹈作品的质量。近年来,学界也越来越关注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的培养研究,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多而杂,大多数研究只是从方法上入手,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厘清。本文在承接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识,首先对舞蹈表演意识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下舞蹈教学中学生表演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意识,也期望本文中的一些观点和建议能够拓宽相关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演意识;培养
引言
舞蹈并不只有欣赏层面的意义,其实,就舞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而言,舞蹈有着较多的益处,因此,舞蹈在当前的教育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简要概述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意识,以及舞蹈表演意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意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并对舞蹈教学当中的表演意识进行探索。
1 舞蹈表演意识的重要意义
1.1舞蹈表演意识有助于增强舞蹈的灵动性
舞蹈是具有动态美的艺术,而不是标准化的方程,舞蹈演员在表演时,身体动作、情感等方面都会辅助舞蹈的表达。而只有充分理解了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所在,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作品的表演,而这就是舞蹈表演之中所谓的灵动性,有了这种灵动性,舞蹈表演才能更加出神入化,使观者的情感能够与舞者产生共鸣。
1.2舞蹈表演意识有助于提升舞蹈的感召力
舞蹈是可以给观赏者带来感动的,这是舞蹈的感召力体现。与音乐通过音符的跳动带来的感动不同,舞蹈是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来完成的,更直观更真实,因此也更容易感召观众的情绪。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如果爱哦沿着能够运用自己的表演意识,对所表演的舞蹈角色进行深入塑造,把自己切实融入到创设的情景当中,那么,在台下的观众们就能够跟随表演者的脚步和引领,进入到其创设的情景当中。这种方式能够使表演者的舞蹈具有更强的感召力。
2 表演意识概述
狭义的表演意识是指影视演员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对塑造人物的理解和呈现,广义的表演意识是指任何艺术从业者、甚至一般群众,在塑造人物或者叙述一段情感时具备的角色认知。舞蹈领域的表演意识要求舞蹈表演人员在深刻了解舞蹈呈现的内涵基础上,用舞蹈以及其他辅助手段对角色进行二次创作,让观众了解舞者表达的思想内涵。表演意识对舞蹈演员的动作呈现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良好的表演意识可以让演员深入融合角色,让舞蹈更加流畅,让舞蹈演员的表演有据可循,降低了表演难度;其次,表演意识可以提升舞蹈动作的灵活性,恰当的表演手法能够增强舞蹈的艺术效果,让舞蹈不再机械,将情感表达得更丰满和立体。舞蹈与影视表演相比,更具抽象性,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肢体动作阐释角色、映射真实生活,让观众从舞蹈中体验人生。舞蹈作为一门艺术,不能止步于简单的动作表达,否则会让舞蹈表演变得呆板、毫无灵气可言。
3 优化措施分析
3.1舞蹈表演意识之想象创作意识的培养
舞蹈表演会涉及到不同的作品,要表演出不同的人物,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一个好的表演者应该能够表演出不同作品不同人物的精神内涵,而反之,如果所有表演的人物作品都是千篇一律,则不能称之为好的表演者。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发现的,并不是墨守陈规的,对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创造不仅存在于对舞蹈作品的设计和创造前期阶段,实际上,在舞蹈作品的演绎过程之中,也有许多表现创造力的空间。艺术取之于生活,但是在生活之上的,如果只按照实际来演绎,尽管足够真实,但是在情绪调动上可能张力不足。这就需要物者加以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对作品背景、感情等方面内容的掌握是基础,在此之上应该能够展开想象,赋予作品有趣的灵魂。关于想象力,在舞蹈作品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力,将自己想象成所表演的人物,或者通过想象力给表演加入一些创意元素,让传统的作品焕发出新的生机。此外,舞者应该对观众的思绪能够有所感知,毕竟舞蹈是表演给观众的,应该对观众可能的反应有所预设,并针对观众可能产生的反应来调整舞蹈作品的演绎。
3.2提升学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能力
舞蹈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些舞蹈作品改编于经典的历史典故,而一些舞蹈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也有一些舞蹈是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可以说,每支舞蹈都是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的。如果要完美地、高质量地演绎舞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理解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和精神表达。对于舞蹈的创作背景、主旨表达以及各个人物角色的特征都应该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舞蹈本身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舞蹈展示,否则,舞姿再优美、技术再娴熟,可能都只是没有灵魂的表演[9]。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舞蹈作品理解力的培养,首先要耐心细致地跟学生讲解舞蹈背后的故事,然后再逐渐地让学生融入舞蹈,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舞蹈的演绎需要共情,而对于舞蹈作品本身的理解力就是实现舞蹈表演共情的基础。
3.3进行再度创造——大胆创新意识培养
在舞蹈教学中,当学生具备表演意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度创造,找到自己的舞蹈风格,使舞蹈与个人风格完美融合,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大胆创新意识。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当学生主动提出创设性建议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独特舞蹈风格的重要性,艺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要敢于创新和尝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才能使舞蹈表演中更有魅力。以“过河”的动作为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现这个动作,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跳跃、步伐等都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培养了学生的舞蹈表演意識。
结语
通过肢体动作的表达呈现情感是舞蹈的艺术精髓所在。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视觉艺术,为了感染观众,舞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表演意识。但是表演意识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指导教师要从日常训练点滴入手,逐渐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将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的舞蹈艺术传承者。无论是舞蹈动作的重复练习,还是舞者心理素质的提升,舞蹈教育要从细节入手,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舞蹈基础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表演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文佳.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大众文艺,2018(7):153.
[2]代长顺,李丹.体育舞蹈教学中表演法的运用及注意事项[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