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伴随高校扩招、职业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持续走低。正因为此,中职学生没什么牢固的基础,没有养成科学的习惯,不懂得自学、学习没有方法等问题。中职语文课堂也陷入了窘境:教师上课很累,学生也不愿学习,课堂氛围不好,学习效率偏低。若要转变中职语文课堂的上述状况,增强语言艺术是比较理想的方法。根据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形和特征,中职语文更需注重语言艺术。好不夸张地说,语言艺术是一堂语文课的精髓。如何在课堂上借助语言魅力来引导学生听课与学习,这是中职语文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就语言艺术发表自身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前言:
语文教师,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全面探索语言艺术,借助合适的教学语言将知识讲授给全体学生。上述,受到语文学科自身的属性、授课主体、对象等因素的影响。中职教师应注重语言艺术,利用创造性较强、灵活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改善教学效果。故而,笔者重点对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艺术作了简单地阐述。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中职生文化没有扎实的基础,很多人认为语文成绩还算“可以”。实际上,该群体的语文知识并没有完全地掌握,如阅读、语言表达以及写作能力。中职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潜力也得不到充分地挖掘。
二、中职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学本是一门语言艺术。而语文,更是人文精神的第一载体。中国正在提倡素质教育,语文课堂对教师有更为明确的要求。特别是职业学校,语文更是一项巨大的考验。事实上,很多中职生本身就不是非常热爱学习。严重时,甚至厌倦语文。由此导致:部分语文老师根本没有激情去上课,工作也没有任何的动力。故而,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想办法扭转现状,在课堂上注重和利用语言艺术。
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技巧方法
(一)严谨教学语言
方言、口语,是影响教师表达的两大原因。语文课上,教师必须注意好措辞发音,不使用方言或是口语。尤其是讲解专业术语时,需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如:让学生对某首诗说出作者的感情时,专业术语必须为:该诗的大意,用到了哪几类景物,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议论文常见于“论证某个观点,对某种观点进行批驳”。如果是比喻句,最好用“喻体或是本体在哪些方面有类似的地方,描述了哪些方面”,各个体裁与句子均有相应的教学语言,切勿随意变换。
授课时,教师使用的语言必须连贯。不仅可以達成教学目标,还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实践证实:一位表达能力突出,语言连贯的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他们的听课效率。相反,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语意和思路模糊,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完全分散,阻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这就说明,语言连贯能够引导师生之间的配合,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导入性语言
课堂导入语,很多时候关系到总体的教学质量,也可以防止学生开小差。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情形来对故事内容进行设计,确保故事的合规性和正面性,鼓励学生参与,确保实用性。教师可以将故事或是寓言,主动地和课堂进行融合。利用微课、音乐或是视频等途径,将其导入到课程知识中,使语言艺术能够和教学模式之间作出整合,让学生更有兴趣听课。
另外,教师需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和思维情况,利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知识。如:在课堂上适当地融入藏族民俗、俚语或是当地人的信仰等,对知识重点进行直观讲解。此时,学生可以领会文章的精髓。该种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自身的差异,同时开拓了他们的思维模式。语言艺术中,教师可以对抽象知识进行具体化,利用简单的方式来展现知识。或是利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传递文章重点,开发他们的思维,以便对语文知识进行内化、巩固。
(三)教学语言要情理交融
语文这门学科比较感性,除了要关注专业知识外,同时也应做好人文教育。教学时,教师需报以满腔的热情,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去诵读课文。如此,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可以增进感情,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达成。二是要对教学方法作出适当地改进,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情感创造力。教师可以将课文更改为话剧,督促学生彰显主动性,自行对课文进行改编,让学生在共同的环境里了解课文传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从前的语文教学,教师大多是采用传统方法,沿用古老的术语或是套路。这时候,学生心中难免会非常烦躁。故而,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作出转变,课堂基本上是选择幽默度比较大的语言,氛围很浓郁,语文知识看起来比较简单,提升学生的额兴趣和课堂的效率。除上述外,教师选择诙谐的教学语言也能够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更具生动。讲解时,适时地掺入有味道的历史故事、典故也可以是歇后语。同时,老师也可考虑设计猜谜游戏,鼓励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气氛更为浓烈。不过,教师在运用该种教学方式时,必须科学、妥当,不能忽略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
(五)语文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课程内容必须简化,降低难度,转变知识陈旧的窘境,将课程内容巧妙地联系学生实情、现代社会与科技”。主要用意:确保教育的最高价值,使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课堂必须挣脱最初的知识符号,和生活课堂相对接,释放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生活、理性两个世界里自由地穿梭。实际上,这也是对教学艺术的必然需求。课堂上,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接近于生活大课堂,考虑他们的生活现状与背景,找出课堂内外真正的结合点。要从点滴小事入手,以身边事物和所见所闻为起点,将生活里大量的教育资源带入到课堂中来,让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灵活、生机和巨大的魅力。建设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除了获取必要的知识外,学生也可以在精神的世界沐浴,树立起高尚的情操。
结束语:
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理应不断增强个人的教学能力和职业修养,有计划地探讨和研究语言艺术的相关理论和运用技巧。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树立起更高的语言修养,活用语言艺术,精准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让他们更快地领略和掌握知识。相应地,要提供和谐、优越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在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让师生都能够处在相对轻松的状态,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教.师语言艺术的特征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语文建设,2017(11x).
[2]张茹霞中.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J]课.外语文:下,2017(8):60-61.
[3]师建军.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00-201.
[4]黄西慧.审美感性水平对中学生审美概念学习及迁移的影响 [D]. 曲阜师范大学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