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政府公共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2019-09-10 08:01李钟玉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治理基层政府治理体系

摘 要:地方政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主体,其治理能力的大小是国家治理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中,作为国家核心机构的政府无疑要从自身做起,提升治理能力,引领国家的现代化治理。而基层政府是直接面对百姓行使治理权利和职能,其治理能力的建设如何是百姓感受国家治理能力的前沿,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新时期,面对新常态,基层政府治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机遇和挑战,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措施包括深刻认识基层治理体系、合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引导”功能、切实优化完善基层政府治理职能以及营造积极健康的治理环境等。

关键词:基层政府;公共治理;治理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且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推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伟大工程,中央负责国家战略规划,战略的执行者则是各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否实现现代化是国家战略能否实现的基础与关键。

一、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新契机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已进入一种“新常态”,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在面临着困境和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由“管理”到“治理”,意味着国家与社会间的一个新时代的转变。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专制、统治、管制、管理以及治理等几个阶段。在我国,前三个阶段经历了很长的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和国家进一步探索并理清了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国家治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并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未来的重要建设目标。

二、切实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举措

治理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说明我们现存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现代化的步伐。而作为政府体系中的基层政府,在面对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要积极有效地去应对,提升治理能力,向现代化治理转型。从自身做起,树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道路,同时也要从整体出发,服务市场、培育社会、施惠于民,走多元协商共治的途径。

(一)深刻认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基石

治理现代化内涵丰富,基层政府作为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参与者,必须树立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在治理过程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维护公共利益的理念,为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基层政府要明确自己不仅仅是上级政府的下属机构,更重要的是辖区居民的公共服务者,自身权利是辖区居民委托和认可的,眼睛不仅要望上,更要察下,发挥基层政府贴近百姓的优势,要时刻想着百姓需求,及时准确的了解百姓利益诉求,根据需求提供服务。对于国家大的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严格落实。

(二)合理发挥基层政府的“主导”与“引导”功能

对于政府的基本作用,学界有“主导”和“引导”之争,我们认为这两种作用是无法割裂开来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和不同领域来突出其中一方面的功能。如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方面,政府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仍然需要充当“主导”角色。“中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的推进和政治发展的维护,首先要看乡村能不能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超大社会的乡村发展,重要还在于政府在乡村推行改革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让“主导”成为“主宰”,尤其是在“治理”时期,政府在很多领域都必须充分发挥其“引导”功能。比如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展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的途径和渠道,积极引导它们参与国家治理,从而促进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三)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治理环境

一是要推广、普及并内化现代善治的基本价值。只有现代善治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各类治理主体并体现在各种规则和程序设计之中,从而得到国民和官员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有可能让透明、参与、法治、回应、责任、公正、包容、效益、廉洁、和谐等现代治理基本理念深深于扎根基层成为现实;二是要是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全民创業、万众创新”的国家愿景对于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直接影响。治理能力实质也是国家和政府能力的一种发展和创新,治理能力建设更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创新,需要创新人才的践行、创新理念的引导、创新机制的推动、创新技术的支持以及创新成果的保障。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且长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践行和摸索。

(四)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监督考核体系

监督考核是保证基层政府治理有效实施的重要方法。主要从体制内部的考核和外部监督评价两个渠道采取有力措施。从体制内部来说,强化权力机关对于政府的监督质询。确保司法独立,不仅要彻底清除地方对于司法的干预,而且要强化司法监督机制。完善行政问责体系,清晰界定基层政府权力和责任,加大对失责的监管和处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客观、公正、可行的评价体系并严格执行。公开考核结果,并与相关人员的发展前途挂钩。从体制外部来说,需要完善民主制度建设,拓宽辖区居民参政议政渠道,加大政府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使辖区居民的意愿能够在政府决策中得到尊重,对于政府决策职能的落实也要让服务对象参与评价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基于公共治理视域下的公民资格特征[J].武飞艳.法制与社会.2011(32)

[2]公共治理中的资源整合与共享问题——基于困局经济学的视角分析[J].李珍刚,叶良海.财经论丛.2016(03)

作者简介:

李钟玉(1986-),女,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中外政治制度,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猜你喜欢
公共治理基层政府治理体系
新加坡法治反腐的实践经验及启示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现状研究及对策初探
公共治理视角下我国微博问政探析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问题研究
试论现代公共治理中的领导力
公共治理背景下社会问责完善与创新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