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紫嫣
人说鄂西北版图形似一只大龟,其最南边的一隅,龟背深处生长着一个美丽而平凡的小乡村。那里,水日日碧,山年年青,硕果岁岁累枝。那里,群山环绕,蜿蜒盘曲,股股清泉汇聚山谷缓缓流向山脚,灌溉着小乡村每一片嫩芽初生的稻田,农人一年的渴望便恣意疯长……
我,一个山里娃,自小便生长在这个面朝麦田,背临峻山,四围溪川的瓦屋檐下,伴着爷爷奶奶、小狗阿泽,看惯了流岚云霓,听惯了山歌村笛,更品足了四季的色彩更替。
春天,村里的景象自然饱满盎然起来,满山遍野的油菜花亦明亮起来,野蜂、蝴蝶也在花草丛中奔忙起来。伴着阿泽跑进花田里翻滚嬉闹,累了,就躺在花地里,望望天,看看山,嗅嗅花田的香气。长天的碧蓝,远山的翠绿,都遮挡不住花田的金黄灿烂。插几朵黄花,叼着狗尾草,在明晃晃的油菜花海中我酣然入梦。
躺在你的臂弯中,我念着你,故乡。
炎熱的暑意不动声色地浸入小乡村,一切便炽烈起来。正午时分,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清凉便成了人们的向往。总有几个不羁村民,卷起白背心,靸着凉拖,风吼吼地向小溪奔去。一到岸边,清凉扑面,汉子们像离弦之箭扎进溪水,那清爽!沁人心脾!
立在你的脊背上,我念着你,故乡。
夏去秋来,又是一年丰收季。穗穗稻粒在收割机的转动下,在天空中划出弧线,卷起金浪,乖乖地落尽储藏仓。男女老少都在无垠的稻田中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一包一包鼓鼓囊馕的蛇皮袋子堆在黄泥道旁。那堆起的稻草垛,便成了我与阿泽的乐土,我欢呼着,阿泽狂叫着,在稻草垛上翻滚……不知有多少稻草屑粘在头发和衣服上,也不知有多少稻谷壳和残存的稻粒钻进嘴里,口里含着稻粒,似乎那丰收的味道已凝于舌尖,吞于肚里,嵌于心中。
揽住你宽大的腰身,我念着你,故乡。
静默地寒冬驱散了秋日的激情,连绵的欢笑声从山顶到山脚皆被厚重的大雪给覆盖起来。刚想走出家门,自身便陷入半米深的积雪中。想往前再走一步,那可真不容易,拔起一条腿踏进一个洞,再拔起另一条腿踏出一条路。就这样,山脚,山腰,山顶,小路上,皆是黑白相间,深浅不一。旁边那棵梅树开了吧?缀着冰珠,梅意浓浓。这个乡村就这样安静地在寂寥中度过寒冬,在静守中等待春的消息。
握紧你的粗糙的双手,我念着你,故乡。
春去秋来,夏去冬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此乡是故乡,故乡安吾心,无论我身处何方!
[特约点评]
这是一篇颇有特点的怀乡抒情散文。虽说构思上也逃不脱“四季式”的窠臼,但在情感和语言上却显得很有质感。
情感上,是在真体验基础上的自然流露,不像那种没有真实体验却无病呻吟的虚假文章。比如写春季情景,“伴着阿泽跑进花田里翻滚嬉闹,累了,就躺在花地里,望望天,看看山,嗅嗅花田的香气。长天的碧蓝,远山的翠绿,都遮挡不住花田的金黄灿烂。插几朵黄花,叼着狗尾草,在明晃晃的油菜花海中我酣然入梦”,非常细腻、生动而真实,由衷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没有一定的真实体验,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也表达不出真情实感的。
语言上,虽然稍显稚嫩,但整体上有相当的文字功底,语言清新优美,还比较自然。比如开头,“那里,水日日碧,山年年青,硕果岁岁累枝”,造语清新雅正,明显受了沈从文《边城》语言的影响。再比如,“就这样,山脚,山腰,山顶,小路上,皆是黑白相间,深浅不一。旁边那棵梅树开了吧?缀着冰珠,梅意浓浓。”也是得了清新雅正的真趣,简洁优美,而有韵味,颇耐咀嚼。
愿我们的小作者,日后能以真情运转妙笔,写出更多有质感、耐咀嚼的文字!
——万永翔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