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查梨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也越来越被注重。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用分层教学方式也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分层教学能帮助教师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质量,利于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以达到促进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与教学评价方式不具有针对性,一方面是由于大班授课模式的影响,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没有办法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导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提升不高。随着专家及学者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分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逐渐提出并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这使得将课堂交给了学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在课堂中自主思考,发展学生的个性。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教师在明确课堂的授课目标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制定基本目标、中级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不同的目标分别对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基本目标主要迎合教材中的教学要求,包含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中级目标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发展目标是更为复杂的应用与变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灵活掌握并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处理数学问题时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分数乘法”时,教师首先需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免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难以达到的目标,而导致学生产生数学难学的想法。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计为: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②掌握分数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方式;③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解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④理解倒数的意义,明确求得倒数的方法。
二、课堂提问分层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来进行提问,主要是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避免课堂变为教师与优等生之间的对话,而忽视了其他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提问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在学生不能回答或磕磕绊绊地说出答案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我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采取的教学方式一般为学生的动手实践,伴随着学生探索圆的面积的规律和奥秘,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动手情况随时提问。比如,有学生在动手进行圆的面积的推导时将圆形纸片剪开,分为四个扇形,但是操作也仅仅止步于此,学生不知道下一步如何计算分割开的四个扇形的面积,也不知道如何从整体入手进行圆的面积的计算。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学生表示圆形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之前没有学过,以为将圆形剪开得到的图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结果却得到了四个扇形。这说明學生对于圆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在动手实践之前也没有依据课本进行预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圆的基本特点,再结合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但也有学生能够尽快地利用手边的材料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规律,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推导过程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有学生利用课上约5分钟的时间推导出了公式,这可能是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掌握了推导方式,或是学生在没有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盲目的模仿。此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之间有关系吗?你是通过什么得出这一结论的呢?”来引导学生简要阐述自己的思路,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学生一同推敲推理过程是否严谨。
三、课后练习分层
不同层次的课后练习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如知识量、思维要素数量等),而且体现在质的方面(如知识深度、思维水平等)。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基本问题,还要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索性开放性练习。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完成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练习,并可获得额外的分数鼓励。
例如,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后,教师可以将课后练习进行分层处理:“①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5米,高8米,求该圆柱体的表面积。②一块圆柱形积木的高为12厘米,底面半径为7厘米,那么积木的表面积为多少?③学校要为门厅前的圆柱形柱子喷漆,其中已知圆柱形柱子的个数为7根,长度均为11米,其横截面的直径为50厘米,那么需要喷漆的面积为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的喷漆费用为0.95元,喷漆需要花费多少元钱呢?”学生需要依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问题的解答,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极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全体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这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及课后练习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分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数学的学习获得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丽霞.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15-216.
[2]王六妹. 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