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校训精神推动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构想

2019-09-10 07:22金卫国孙连杰
职业时空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

金卫国 孙连杰

摘要:高职教育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的转型升级凸显了文化育人的迫切性。大学校训能有效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为例,阐发校训内涵、意义和践行校训精神,认为要加强宣传力度,使校训深入人心,要开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让校训融入师生生活。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育人;据于德;游于艺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成绩斐然,高职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文化育人薄弱、高职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大学校训被视为一所院校的灵魂,用校训精神能有效推动文化育人的开展,故学界对此颇为关注,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其中,韩延明、徐愫芬所著《大学校训论析》一书堪称代表作。该书洋洋洒洒35万余字,内容丰厚,颇多创获。例如,对“大学校训”做了较为科学的界定(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所锤炼的对全校师生员工具有导向性、规范性、勉励性的训示、号召与要求,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 品格与范型并深刻体现其办学旨归、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1]对中外著名大学的校训所做之深度解析颇见功力。但对校训如何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则语焉不详。且其视野所及,仅限于本科高校,对高职院校则未见着墨。诚然,该书能做出以上成绩,已属难能可贵。但言“大学”而对高职院校未置一词,终属缺憾。徐楠《关于高职院校校训构建与践行的研究》一文,研究了百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校训,分析了其特色和误区,对校训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德育工作的机制有所探讨,但未能展开。[2]

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为例,提出用校训精神推动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初步构想,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指正。

一、高职教育中文化育人的紧迫性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高职教育早已占据半壁江山。其“技能本位”的培养模式解决了广大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推动了高职教育从规模到内涵的迅速发展。然而,这种模式在加速发展的社会中已暴露出种种弊端。用人单位的反馈显示,许多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低下,令人担忧。当今世界,社会转型加速推进,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单就与高职教育和高职生息息相关者而言,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对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潮流,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术能力、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打造职业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单一的难题也有待破解。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软实力,形成鲜明的特色大学文化,方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特色办学。

总之,高职院校要走出千校一面的困境,培养出既有高超技术,又有良好文化素养的人才,用文化精神引领人才培养已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从“技能本位”到“文化育人”的转型升级悄然兴起。

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发表高等教育“文化育人”的讲话。同年12 月,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发起了首届高職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该论坛至今已举办七届,颇有影响。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乃至文化自强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加入其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 校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可行性

(一)高职教育中文化育人的艰巨性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构建一个严密的体系来支撑。同时,离不开大学文化与优秀的地域文化、园区文化、企业文化有效地融通整合,并突出高职院校的“高”与“职”的特殊性。这既需要凝聚共识,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为“文化育人”的有效开展,提供思想和体制上的双重保障。

而现实的情况是,高职院校较普遍实行 “2.5+0.5”的学制安排,即两年半的在校学习、实训,半年的顶岗实习,有的学校和专业甚至是2+1或1.5+0.5的模式。在如此短的在校时间里,要开展本科院校那样的文化素质教育,显然时间不够,况且,由于办学历史短,底蕴较浅,多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条件较差,主要表现为合格师资严重匮乏,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等等。

在寻找破解难题的思考中,既然文化具有整体性、弥散性、渗透性的特点,如果发挥春风化雨的优势,通过全员文化育人,在思政课、公共课、专业课教学中,在管理、服务中,在校园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熏陶,文化育人就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校训在高职教育文化育人中的优越性

在无所不包的文化中,有一个有效的抓手,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即通过阐发和践行校训精神,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师生员工的人文素质,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校训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浓缩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的师生整体价值追求最直接、最深远的体现,是大学精神核心内容的体现。阐发、感悟并践行校训精神,能增强师生的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训为例,“据于德,游于艺”,寥寥六字,将该校德艺双馨的高远精神追求蕴涵其中。如能深入阐发其内涵,以其精神凝聚师生共识,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形成一种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则文化育人有望落到实处。

然而,殊为可惜的是,这一宝贵的资源并未得以充分利用,盖因对校训文化育人功能认识模糊,遑论践行。

三、 阐发校训内涵、意义和践行校训精神的途径

(一)阐发校训内涵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六字校训,语出《论语·述而》,原文是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称之为孔子的“教学总纲”, 国学大师南怀瑾则说:这四点做到了人生便高贵,人生便有大意义。

所谓“据于德”,即以德为依据。朱熹注曰:“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换句话说,“德”乃君子求“道”之所得,得之于心,以养“浩然之气”。要想有“德”,须“先事后得”,“好德如好色”。有了德(得),就要牢牢地坚守。汉语词汇中,“根据”“根据地”都昭示了这一点,

“德”之终极关怀是“仁”。 “依于仁”即以仁为旨归。朱熹注曰:“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此即孔子“克己复礼为仁” ,“刚毅木纳,近仁。”

“游于艺”即以艺为践行。朱熹注曰:“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即周朝的“六艺”教育。很难用一个现代汉语的词来准确诠释“游”的含义。朱熹说“游”是“玩物适情之谓”。 [3]《礼记·学记》云:“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可见,“游”是求学过程的重要一环。郑玄解释说,“游”是“不迫遽”(不急迫)以上各家所讲都看到了学习应该是乐在其中的悠游状态。

孔子“据于德,游于艺”的概括,目的明确,层次清晰,是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标准。以之作为校训,既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又与时俱进,赋予了时代内涵,恰可完善道德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人的自由发展。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最早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则为该校训提供了最高境界的理论指导。

(二)弘扬校训精神的意义

以上从校训出处入手,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借鉴朱熹等先哲时贤的解释,对其作了初步的阐发。据此,我们对校训的微言大义获得了比较深刻的领悟。那么,校训精神的弘扬对一所学校乃至社会有何重大意义呢?

众所周知,校训是学校的灵魂,对师生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各有差异,但在校训精神的感召下,人们能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前进。

首先,校训“据于德”的规定,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高度重视品德修养是中华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教育遗产。《左传》云:“大上有立德”。我们党对此加以传承和发展,在十七大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十八大更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通过校训学习和践行,有助于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次,“游于艺”的表述,提醒要更加关注培養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以培养“准职业人”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一点必须坚持。所谓“艺”,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首先指培养学生就业所必备的职业技能。但是,如果仅仅止于此,则理解未免狭隘。追根溯源,“六艺”,最初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几乎囊括了周朝当时重要的文化知识,又包含了政治、体育、艺术。固然,其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属于精英教育。而且,孔子所谓“君子不器”,同样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君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应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但是,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凸显自身个性固然天经地义,但不能回避教育的本质属性,罔顾任何教育都不可或缺的共性,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然而,曾几何时,“够用为度”“就业导向”等,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圭臬,技能活动几乎代替了所有的教育活动。而这恰恰偏离了教育的主要目的。如果说,高职教育在刚刚起步阶段,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因为在探索期间出现失误,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时过境迁,形势已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今的高职教育亟待回归教育原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培养学生赖以谋生立业的专业技能,又要培养综合素质和高尚道德。正如教育前辈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4]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固然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对其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更为看重。因此,“技能本位”难以支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上兼顾“专”与“通”,乃至“文化育人”等等,成为高职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此外,对“游”的认识,昭示着艺术化教学的重要性。正如《礼记·学记》所云:“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游”是教育过程的一环。师生双方都应从容不迫, “玩物适情”,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不妨再引申一下,著名教育家梅贻琦主政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期间提出的“从游论”的思想,对我们发掘校训内涵、弘扬校训精神不无启发。

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一文中云,“古者学子从师受业, 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 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 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5]“从游论”继承、发扬了古代“教学相长”的宝贵传统,同时反思了当时大学中师生关系的隔阂。正如梅先生所说:“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和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军兴以还,此风尤甚,即有少数教师,其持养操守足以学生表率而无愧者,亦犹之椟中之玉,斗底之灯,其光辉不达于外,而学子即有切心于观摩取益者,亦自无从问径。”[6]梅先生感慨当时师生关系之冷漠,揆诸当今现实,不是更加令人汗颜吗?

梅先生的“从游论”继承了汉朝教育中“经师”与“人师”合一的精华及唐朝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经典论述,[7]揭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合作关系,乃至以和谐、宽松为特征的大学文化的魅力。这是在现代教育条件下(班级授课制等等),对中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发展,在其教育实践中获得了不菲的成就。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三)践行校训精神的途径

再好的校训,其作用的发挥,都有赖于行动的支撑,有赖于全体师生员工对校训的践行。结合学院实际,借鉴先进学校(尤其是清华大学)的经验,提出以下途径。

1.开展校训显性教育,使全体师生对校训有较为透彻的理解知之深,愛之切,行之坚。大学人对校训的系统认知是其自觉践行校训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1)加强显性的宣传。通过专题讲座、校训精神之我见等演讲赛、征文大赛等活动,使校训理念进师生头脑,经过内化,逐渐增强认同感,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尤其要重视入校第一课的作用。比如学院领导在开学典礼上、在新入职的员工中,对校训精神加以阐发,使学校师生员工对校训精神获得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对三千多名大一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就是从校训说起,“如何做一个清华人”。[8]

(2)校训教育进课堂。课堂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传播文化的主渠道,校训进课堂十分必要。一是将校训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凸显道德教化的教育。二是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校训,突出“艺”的传授。三是在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加深对校训价值和精神的认识。

2.开展校训隐性教育,使校训精神润物无声。

(1)举行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院团委牵头组织社团开展活动。社团有教师进行指导,但主要是学生通过团组学习的平台,互相交流,探讨心得,主动探求和践行校训精神。

(2)创新宣传方式。第一,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搭建校训宣传平台,使抽象意义的文化载体向具象化、全息化转化,营造“校训精神场”,以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其精神世界,使学院上下人人知校训、懂校训,以校训精神要求自己。第二,在校内对校训进行物化的宣传。将校训融入校园文化中:教室、走廊…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受到校训的熏陶。比如清华大学校园内,无论是在学校主楼,还是在清华学堂以及图书馆等主要建筑,校训石、校训碑随处可见,校训精神固化为大学最鲜明、最具感召力的文化符号。[8]第三,筹建校史馆。有些高职学院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应该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具有65年的办学历史,具有较为丰厚的历史积淀。应积极筹建校史馆,供师生员工参观、查询,还可以邀请杰出校友来校演讲。在对校史的了解中,增强对学院的认同感和作为电子人的自豪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总之,校训内涵通过阐释,逐渐被师生员工认同、践行并发扬光大,进一步凝练成校训精神,成为贯通全校上下的价值追求。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1818年10月22日在柏林大学首讲式上,黑格尔说了这样一段名言:“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相信精神的力量……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低估和小视的”。[9]大学校训精神体现的就是大学精神,是这所学校的校魂,是连接师生员工的纽带。校训精神对内能凝聚人心,对外则展示形象。校训精神与时俱进、永葆活力,与大学人相伴一生,时刻催人奋进,能有力地推动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韩延明,徐愫芬.大学校训论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

[2]  徐楠.关于高职院校校训构建与践行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9-22.

[3]  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90.

[4]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77.

[5]  梅贻琦.中国人的教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6:15.

[6]  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2.

[7]  吴洪成,等.梅贻琦“从游论”的教育思想与当代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52-56.

[8]  清华大学:用校训浸润师生心灵[N].光明日报,2014-11-5.

[9]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5-36.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
以文化育人为视角,探索教育学院文化与基层党建的双辐射机制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举行
广东省和平县实施“文化育人”获批复立项
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