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慧
摘 要:高职思政课承担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培育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文化责任。在文化育人的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内容整合、变革教育手段方式等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化育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5-0082-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育人既是高职思政课的重要功能,也为高职思政课提供了改革理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育人的关系
(一)实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政治文化的重要途径
政治文化在政治系统的建立、发展、改革和瓦解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政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就是政治社会化。从个体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通过学习,建立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以及政治人格特征的过程和方式;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把本系统内所认同的政治取向模式和行为规范传授给亿万成员的社会过程[1]。政治社会化有多种途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体、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等。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指社会或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从实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就是政治系统主导的、先进的文化,其目的一是传播政治文化,使社会成员建立起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二是实现个体的政治、道德的社会化。
(二)环境和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这种环境既有社会物质环境,也有社会精神环境,包括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众所周知,文化是人化,但人又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影响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无法置身其外;文化的多元化既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也可能造成混乱和冲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领域的扩张正在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话语权的争夺,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并须及时给予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与文化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动力和源泉。
(三)借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与“化人”的结合
文化的“化人”,是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成果,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方式,作用于人的身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各个层面,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3]。文化“化人”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文化“化人”具有不同的方向,积极进步的文化发挥正面教化的功能,消极落后的文化则会发挥负面影响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选择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特定的、先进的主导文化进行“化人”的过程,是发挥积极进步文化的“化人”功能,通过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渗透、文化创造等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的“化人”和思政的“育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内涵、外延和作用方式存在差异。文化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文化的“化人”是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是通过隐性的渗透和熏陶进行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自觉的、有计划的,是教育手段直接的显性灌输、教育内容丰富的系统教育、教育目标明确的思想引导。因此,文化“化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相互借鉴。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三个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命。从广义而言,高校思政课就是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主导政治文化的课程,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活动是在社会整体文化大背景下进行,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等都对其施加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旗帜鲜明,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同时,高校思政课借鉴文化“化人”的方式,有助于提升其教育教学实效性。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责任
(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承,是高职思政课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把作为文化要素的社会主导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传递给高职生,使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这一过程中,通过横向传递、纵向传承的基础,使得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得以传播、认同、发展,并确保其主导地位。在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的文化传承主要内容是意识形态文化,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做好现代转型:在内容上,纠正单纯政治性,关注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关联;在传承理念上,纠正单纯工具性,关注与人文文化、价值文化的关联;在传承形式上,纠正单纯知识性,关注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文化的关联[4]。
在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高职思政课还必须发挥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功能,由传承功能向创造功能发展。一方面通过过滤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即改造不良环境,保证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并输入积极的文化要素,实现文化的“吐故纳新”。另一方面,则通过引导受教育者内化社会主导的价值意识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促进经济和政治环境的良性发展,以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发展决定文化发展并反映于文化发展,面向未来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二)培育文化自觉与自信
所谓文化自觉,主要指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5]。而文化自信则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等,主动承担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在提升政治素养、知识素养、人格魅力、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艺术,不断引导和培养高职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当前,必须牢牢坚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先进文化,铸就高职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是培养高职生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内容。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是培养和塑造合格员工、促进高职生个体发展和产业企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应该成为高职生认知和认同的内容。此外,还应以一种开放和辨证的态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国外文化、社会大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文化中的一切合理要素引入课堂, 促进高职生的健康成长。
三、文化育人视角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一)理念创新
1.在价值导向上,从文化一元走向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当今的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共同文化与个体文化等并存。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只有确立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增强教学适应性和有效性。“只有适应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的特征所实施的教育,将个体文化与共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6]。一元主导要有鲜明性和坚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保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特定性质和方向。在此前提下,引领学生去正确认识和理解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2.在教育理念上,从教师主体转向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从灌输与接受转为开发与整合。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视为容器的强行灌输模式,极易形成教师权威和教师专制,长期以来饱受学生诟病,被视为“不切实际的说教”;将教育资源局限于课程,使之变成固定不变的文本体系,并将其知识化变成知识授受关系,其僵化与片面性严重制约了思政课实效性。高职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和综合素质提升需求,高职思政课面临的多元文化的真实情境,呼唤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注重文化的开发与整合。高职思政课的成效,从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两者主体性互动中的有效性和最优化,教师要做好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既要引导灌输又要倾听互动,学生则进行主体性选择、对信息的破译和转化等,形成双主体的协调和统一性。面对多元文化,高职思政课不能自欺欺人、视而不见,必须擅长将任何文化资源转化、整合为有特定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在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辨识中,最终认同主流价值,并且保持睿智的分辨能力和适度的宽容。同时,高职思政课必须面向未来,要在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实现超越与创造,以真正把握未来。
3.在功能定位上,从社会功能转向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统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坚持为社会服务和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无用”到“有用”和“管用”。坚持思政课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思政课为现实社会提供合理性辩护的政治功能,引导高职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三个自信”等,要警惕和克服“去政治化”的倾向。个体功能也不可或缺,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引导,带领学生感受思政课对其个体生存、发展和享用的功能。
(二)内容整合
1.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是高职思政课的核心内容。高职思政课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和教育,促进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促进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年]3号)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职思政课必须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2.推进与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的对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在产教融合、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文化元素正成为合格员工成长的核心要素,文化育人成为合作育人的重要环节。在高职思政课中务实推进与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的对接,既是协同育人的内容和要求,也是文化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借助产业文化进校园的物质文化景观、校友进课堂的现身说法、参观企业、聆听企业劳模讲座、与专业教学实践的交互嵌入等形式,务实推进与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的对接。
3.合理借鉴和开发地方文化、大众文化、外来文化。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历史沿革和精神观念的写照。地方文化的亲切感和亲和力、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在高职思政课中融入地方文化,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教育教学成效。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因其地处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江苏精神、南京地方文化、浦口区红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开发和利用的有效资源。
无所不在的大众文化已经构成高职思政课的文化环境之一,大众文化感官的愉悦和情感的非负荷让高职生喜欢并积极参与,并加速催发其对思政课的排斥和反感,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学生“需要”使得思政课朝着“娱乐化”方向发展已经深刻地体现了大众文化对高职思政课的影响。既要关注大众文化复杂的“乐趣政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所维护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所形成的课程负价值,也要关注大众文化“乐趣”中蕴含的可供借鉴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趣味的课程正价值[7]。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迈入信息化社会,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必须走出文化的封闭圈,以开阔的眼光、宽广的胸怀面对开放的世界,改变文化内向、保守状态,加强文化对话。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必须在国际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潮流中,吸收一切有益的、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发挥正面教化功能的文化元素。当然,在资本主义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背景下,必须高度警惕利用文化交流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三)教育教学变革方式
1.教育方式:从显性转向显性与隐性结合。在高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理论灌输是必需的,但同时要强化各种隐性教育方法和手段,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达成教育目标。特别要在隐形渗透式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上下功夫,一是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开发为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新闻播报、专题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实现相互教育;二是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包括优选和塑造环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优选各种案例等,使原本严肃的教育在愉悦中实现预期目标。
2.教学话语:新颖而有感染力。大众文化是充满乐趣的,虽然思政课不需要也不能模仿大众文化的所有“乐趣点”,但其话语的新颖和感染力是值得高职思政课教师借鉴的。要通过精美的课件呈现、新颖的案例引导、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渗透、恰当的影音资料使用等话语方式,不断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思考和成长。当然,必须把握好教学话语适度“娱乐化”的界限,不能为娱乐而娱乐,也不能坠入庸俗化。
参考文献:
[1]陈振明等.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63.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181.
[3]李春华.文化的“化人”与思政的“育人”[J].马克思主义
研究,2012,(9).
[4]李艳.文化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追求[J].大
学教育科学,2012,(6).
[5]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上[J].红旗文稿,
2010,(15).
[6]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24.
[7]张梅花.大众文化“乐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困境与
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