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勃
摘 要:学科竞赛所涉及的知识一般来说远远超纲,普通高中生往往难以接受,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学习压力,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教师可利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拓展教学手段,降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建构门槛,达到更好的竞赛辅助效果。本文首先探究当下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的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之后就如何运用混合式教学,进行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学科竞赛;高中生;混合式教学
1 引言
混合式教学综合运用到线上、线下的长处,若将其充分运用到混合式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的应对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中,知识体系复杂、理解难度颇大、实操经验要求高等情景,但从实际上来看,当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中,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把握混合式教学,无法妥善的应对混合式教学下。如何连贯线上线下、如何更好的扬长避短、如何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若不能充分认知和把握,学生将很难得到教师的有效引导,从而更好的展开学习。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的过程中的教学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过程中,一般会从知识教学的枯燥性、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复杂度、实践操作熟练度等三方面,对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很多教师正是无法认知,且予以有效解决才会造成诸多的教学困难。
2.1 知识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效率差
知识教学枯燥乏味,尤其是在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教学时,教师无法充分带动学生学习情绪,增强学生参与动力的话,学生将很难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予以充分把握,同时,学习兴趣的下降,对学生竞赛精神、钻研精神、拼搏精神同样不利,对于教师而言,应首先充分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这是学生高效展开学习活动的关键[1]。
2.2 知识体系复杂度大,学生无法有效应对
信息技术知识体系的难度主要体现在说明性语言丰富,知识点散碎且复杂,同时还需要学生根据理论知识的引导,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知识与操作之间的衔接要求较高,但很多学生善于理论,却不善实践,能够对固有名词的内涵、外延等详细描写,但在对其应用时,往往不能有效的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过渡,另外,由于是竞赛项的知识,很多普通高中生的智力、时间、基础知识等水平较为平庸,无法在超纲的知识教学中妥善应对。
2.3 实践操作熟练弱,不能很好的掌握信息技术技能
很多学生实践技能弱,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一些学生可以轻松完成,但另外一部分学生去却无法有效应对,归根结底,与教师无法注重学生熟练度丰富有关,在熟练度得到充分巩固下,学生能够熟练应对各式各样的学习任务,在效率保障、质量保障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增强。
3 运用混合式教学,增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质量
3.1 重视知识教学趣味化
简单的来说,就是促使课堂知识教学趣味化,来充分保障学生具备较高兴趣、参与动力的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对知识教学趣味化的措施主要有学生、环境、教师三方面因素,从学生视角来说,很多人都存在偏好,若能投其所好,自然能够很好的促使其情绪高扬,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展开混合式教学时,应当充分考量学生自身特征,包括个性特征、基础知识、喜好爱好、年龄特征,借助此,来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绪在被引导和激发的情况下,能怀揣较高的主动性,参与到教学活动,这对学生增强学习效率、学习质量大有帮助。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混合式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竞赛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应当保证知识教学趣味化活动的开展以信息技术学科竞赛为中心,引起学生对知识竞赛的参赛兴趣[2]。
例如,教师在进行机器人竞赛活动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时,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当前社会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些显著成果,而后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有关科技知识的影片,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对于机器人竞赛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向学校的机器人研究中心租借机器人模型,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传看机器人的模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机器人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性能。通过以上的措施,就可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竞赛知识学习质量。
3.2 重视学习难度摊薄化
在传统的学科竞赛知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一般所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方式,将全部的学科竞赛知识全部传输给学生。但是这种学科竞赛知识传输的方式却会严重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降低了学生学科竞赛知识学习的效率。学习难度摊薄化是教师通过混合式教学,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进行降低,可极大的促进学生更好的把握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一般来说的,学习难度摊薄,可以是从线上知识摊薄、线下知识摊薄等,从线上知识来看,线上知识虽然丰富、简单,但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可靠性的,从线下知识来看,教师的知识虽然并不一定具备丰富的知识,但在应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辅导已经绰绰有余,同时,知识架构也具备系统性。从线上知识来看,学生学习时,需要掌握从充分的学习技能,才能有效的予以把握,而线下知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总体来看,首先,教师充分掌握知识解析、知识概括、知识引导,将复杂的知识摊薄化,并在积极引导及知识概括下,降低学生理解门槛,又能充分的让学生系统化的建构理论知识,其次,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无法始终照顾学生,并让学生对网络中错综复杂的知识进行辨识、系统建构、消化掌握等,因而,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來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从问题分析、辨别取证、结论质疑等方面,让学生综合掌握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机器人活动及创客活动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会一次性的将有关机器人竞赛以及创客竞赛的信息全部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出现知识掌握能力下降的情况。为此教师需要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将关于机器人活动的知识与创客活动知识分开讲,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对机器人活动竞赛知识进行讲述,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而后教师对学生的机器人竞赛知识进行统一的考核,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情况不合格,那教师就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学生对于机器人知识的掌握。当学生对机器人活动知识的掌握情况良好时,教师可以再进行创客活动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记忆与考核。通过这种将竞赛知识摊薄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3.3 重视操作熟练度增强
学生是否能够再学科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基础,最为关键的就是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竞赛知识操作熟练度。当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对竞赛知识具有足够熟练度时,就能够准确回答竞赛问题,但是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知识熟练度,就可能导致学生的竞赛质量下降。学生操作的熟练度需要学生反复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妥善为学生谋划的学习的时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无法有效的挤压课堂时间,让学生锻炼熟练度,鉴于此,教师应当充分注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增强,促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对自身已经掌握的操作技能进行熟练,也从网络等中收集相关的经验技巧,以便于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操作熟练度[3]。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电脑制作活动的知识竞赛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讲解相应的电脑制作活动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进行测试。如果学生在知识测试过程中能够满足操作教学的要求,那教师就应当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对电脑制作活动进行实际操作,保证学生的操作熟练度。此外,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电脑操作时,也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学生操作熟练性的提升。
4 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竞赛的知识体系难度较大,对高中生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为更好的促进学生把握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线上丰富的知识及自身的教学能力等,从教学知识趣味化、学习难度摊薄化、重视操作熟练度增强三方面予以运用线上、线下教学。参考文献:
[1] 李俊.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Flash逐帧动画制作为例[J]. 民营科技, 2017(1):87-87.
[2] 欧阳琴. 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线上与线下学习有效结合[J]. 商业会计, 2015(22):128-129.
[3] 范盛, 陈丹亚. 混合式学习—上好信息技术的一剂良方—以高中信息技术《字处理》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C00):54-55.